卢家糟心事
此时天色正好夕阳西下,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几许清风拂过,倒是凉爽宜人。
不少女郎都涌入了奶茶店的院子,对这乞巧穿针跃跃欲试,虽人多,但有微风吹拂,倒也驱散了周遭的热气。
每个女郎的手中都持着一枚七孔针,一段红丝线,只等贺星若一声令下,就纷纷开始穿针引线,试图将那细如蛛丝的红线穿入每一个针孔之内。
不消一盏茶的光景,就见人群中一人笑着道:“我穿好了!“
贺星若抬头一瞧,却是一副熟面孔,她即刻就笑了——
原来这第一个穿好线的巧手女郎,正是卢瑶。
就这样,贺星若唤来贺星汉,将她准备好的秘制饮子——小吊梨汤,递给了卢瑶。
为了打出招牌,贺星若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专门用了几近透明的薄瓷碗来盛这梨汤。
夕阳映照之下,薄瓷碗盏之内,琥珀色的梨汤看起来格外清澈透亮。汤中还放着几个小块的白嫩嫩的雪梨和银耳,再撒了几粒鲜红的枸杞,看起来漂亮极了。
清浅的梨香味飘出,一下子就勾得人口干舌燥,只觉得那梨汤能生津止咳。
贺星若笑着道: “此为本店新品,小吊梨汤。如今时近秋日,最是适宜吃梨。这梨汤不仅清甜可口,更是清热润肺。”
卢瑶满怀期待地喝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只觉口中生津,唇齿留香。梨肉的细嫩,银耳的软糯一齐融于口中,梨水很是清爽,带着丝丝甜香。
卢瑶不由大赞道:“果然是清甜,贺姊姊的手艺真好。”
贺星若不由扑哧一笑,这就对院子里其他人招呼道:“今日特价,这小吊梨汤只卖三文钱,自明日起,可是要卖五文钱了。”
听到她这话,院中诸人纷纷掏出钱袋,去买一杯清甜的小吊梨汤尝一尝。
陆珩也差了人,前去买一杯小吊梨汤,带回去给陆老夫人尝一尝。
就这样,七夕夜晚,本该是男女相会的浪漫之时,却成了贺星若的发财之时。
她闭门关店后,与贺星汉坐在一起数钱,将数过的钱放在箩筐内,惊喜地道:“今夜足足赚了三百一十二文钱,抵得上平日三日所得银钱之数了!”
说罢,她又将厚厚的账本拿了过来,一页一页地翻着,对贺家父母道:“阿耶阿娘,开店这些日子以来,我们已是小有积蓄。只是我们家毕竟在立政坊深处,虽小有名气,却实在地处偏僻,许多人不愿过来。所以女儿在想,不如我们再寻一个坊,将奶茶店开得更大些。”
“儿已经算过了,我们可将立政坊这一处租出去,这样我们再付那一面的租金时,也不会太有压力。儿已经看过了,挨着朱雀大街的永宁坊便很是不错。”
贺先琛沉吟片刻,想着这一处到底是留下来了,一家人至少也有个退路,也就依了贺星若:“也罢,是阿若将这个家撑了起来的,你有如此雄心,阿耶自然会支持你的。”
贺星若立刻就依偎在贺先身旁撒娇,对父母道:“阿耶阿娘最好了。”
就这样,一家人复又说说笑笑起来,贺星汉笑着道:“说起来,阿姊,多少女郎看了那雪顶竹筒奶茶,都央着自己的情郎给自己买。”
贺星若则笑着说:“说起来,还是阿瑶有口福,成了唯一一个喝到免费奶茶的人。”
听到贺星若这话,一旁正在做针线活的王氏则道:“阿瑶是个心灵手巧的小娘子,日后谁要是娶了她,可真是有福气了。”
只是一家人欢声笑语后,王氏又不由幽幽叹道:“可怜阿瑶,生得那标致,手又巧,却偏偏摊上了那样的阿耶.....唉......”
只是她说到这里,又立刻戛然而止。
谁知王氏的话,却过了两日,就被贺星若亲眼瞧见了。
那是八月初一个极热的天,不仅闷热,就连一丝凉风都没有。
炎炎日正午时分,大家都懒洋洋的不想出门,奶茶店的生意也很是平淡,倒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感。
贺星汉正坐在一旁的桌案后读书,而贺星若正在柜台后慢悠悠地煮着一壶清茶,闻着逐渐升起的悠悠茶香,只觉一阵心旷神怡,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感。
就在这样静谧的时刻,奶茶店外却传来了一阵嘈杂喧闹之声,伴随着几声尖叫,其声音之大,倒是惹得不少人都纷纷走出了自家屋舍,去外面瞧个热闹。
贺家姊弟倒都不是喜欢八卦凑热闹的人,贺星若探了探脑袋,见瞧不着什么,就继续低着头,托着腮,静静地看着茶壶上冒出的袅袅白烟。
谁知此事,赵四郎却忽然跑了进来,见他气喘吁吁,一副着急忙慌的模样,贺星若心里一沉,忙问道:“发生何事了?”
赵四郎又喘了两口气,这才道:“是卢家出事了,贺小娘子快去看看吧。”
一听到“卢家”二字,贺星若急忙站起来,嘱咐贺星汉看着店铺后,就匆匆地走出去。
她向前转了两个弯后,就看到了乌泱泱的人群围着卢家的房舍,皆在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随着卢娘子的哭泣声传来,贺星若急忙拨开人群,上前一探究竟。
卢家房舍前,只见卢阿郎已经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