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肥章
第24章三合一肥章
听到贺星若的话,孙掌柜立时就问道:“如何比试?”在周遭人担忧的目光中,贺星若依旧带着些淡然的笑意,对一众茶饮行会的人道:“既然你们说要奉茶圣之道,自然是要依照圣贤所训的斗茶来比试。我们请访中诸位客人来品评,就评这茶色与茶味,不知郎君等可敢?”她用了"可敢”而非“可愿”,果然激得那孙掌柜一口应下:“有何不敢!”连行头都没想到这局面会变成斗茶,正要说些什么,就见孙掌柜道:“贺小娘子,若是你输了,自此后都不能再做任何奶茶。”贺星若点了点头,应道:“好。但若是你输了,日后贺家不管做出何样饮子,整个茶水行会都不得再置喙,更不得上门。”而孙掌柜一向自诩煎茶手艺无人能敌,所以丝毫未将贺星若放在眼里,一口气替整个行会答应了下来。
那行头也并不作声,想来是知晓贺家擅长时令饮子,却不精茶艺,而孙掌柜则是煎茶行家,所以他们笃定了贺星若会输。谁知他们胜券在握的模样还未持续多久,贺星若忽然对贺星汉道:“星汉,去将那刚做好的水仙茶饼取来,我与孙掌柜一齐用来煮茶。”她语出惊人,不仅是贺星汉,就连在场几位行会内的掌柜都愣住了,瞪大了眼睛,气势先丢掉了一半。
这水仙茶,也就是后世的北苑贡茶,乃是崔瑜先前赠给贺星若的,因其产在岭南,珍贵异常,在长安自然是难得一见的。此时见贺星若如此大方,竟让对家也一起用这样名贵的茶饼,周遭茶客不免心中的天平都偏向了贺星若。
而原本胸有成竹的孙掌柜的额上也有了些汗意,只觉得这小娘子人虽小,手笔却大,倒显得他的气量连个小娘子都不如了。只是他还要强自镇定地坐下。周遭人见他淡然,却没发现,他坐下时险些没把腿给磕案几上。
片刻后,他与贺星若各据一案几,相对而坐,将一应煮茶器具整齐地摆放在案上。
而贺星若稳坐在那里,虽看起来胸有成竹,但案几下,她因着紧张,紧紧捏着碧色裙摆的手,却被陆璟收入眼中。
他虽静默地立在一旁,却也不由隐隐为这小娘子担忧起来。与此同时,店内斗茶的这般动静之大,将贺先和王氏都招了出来,他们与贺星汉站在一边,俱是忧心忡忡地看着贺星若,却又帮不到她。看到女儿已经坐在案几后,贺先叹了口气,道:“就算阿若心思奇巧,可这孙三郎煎茶的手艺乃是数十年的功夫,对火候的把握,对碾茶的力道,皆是拿捏准绳,若是阿若输”
谁知贺星汉却对自家阿姊满是信心,对贺先道:“阿耶,想来阿姊是有她的主意的。说不定阿姊就赢在这个心思奇巧上了。”他一直觉得,自家阿姊一出手,就是要上大分了。王氏则满眼担忧地道:“眼下也只能祈盼如此了。”此时,贺家小娘子要与孙掌柜斗茶一事传遍了方圆十里,街坊邻居皆挤在了奶茶店内外,好奇地看着里面的情形。
唐时煎茶前的准备分为炙茶,罗茶和碾茶三步。只见贺星若与孙掌柜都将茶饼拿起来,放在红泥小火炉之上,仔细地炙烤着,要让其受热均匀,看着倒都是一样的熟稔。直到一阵淡淡的茶香传来,他们这才将茶饼拿到一旁,待到茶饼冷却后,就将其捣碎,再放入茶碾之中,细细碾磨成茶末。碾茶后,再就是将茶末倒入细纱茶罗之内,筛出茶梗和粗粝的茶末,以保证茶叶的口感细嫩。
待到将茶叶准备好,二人就开始备水,只见他二人分别拿过一个铜炉,待红炉炭方炽时,就将泉水放进去,开始煮水。这煎茶的技巧,全在于对火候的控制,所谓初沸时调盐,二沸时投末,三沸则止。是以孙掌柜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铜炉,生怕错过一点水沸的声响。见此,旁人都不敢出声,生怕惊扰了他与铜炉之间的深情对视。而贺星若内心则吐槽道,孙掌柜死死盯着那铜炉,活像一对苦命鸳鸯对视像罗密欧与祝英台,呸,是梁山伯与朱丽叶。
片刻后,只听着炉内冒着咕噜咕噜的声响,又见水沸如鱼目,这就是一沸了。孙掌柜立时拿起了一旁的盐罐,将一勺盐倒入了茶炉之内,用以调味。再过了片刻,炉内的水又沸腾如涌泉连珠,这就是二沸了。孙掌柜立时就舀了这二沸的一瓢水出来,又将方才碾好的茶末倒入沸水之中煎煮着。直到炉中的水第三次沸腾,有如波涛汹涌,只见他以方才盛的二沸茶水倒进来,以冷汤止沸,再将茶汤上的黑沫漂出,以保证茶汤的醇香。如此一来,唐代的煎茶就算是完成了,孙掌柜的煎茶动作如行云流水,引得周遭不少人称赞,行会之人也一个个面露微笑,恨不得敲锣打鼓,半场就给孙掌柜开个香槟。
而贺星若看着他们恨不得给孙掌柜家的狗都戴上大红花,却也不急。她的水沸得略晚些,可她却未如大家想象的,也舀一勺盐,倒入炉中调味,而是开始以热水冲洗碗盏,这让众人不由一头雾水。陆璟也带着探究的目光,目不转睛地盯看着贺星若手下的动作,不知这小娘子会做些什么。
紧接着,就见贺星若将方才碾好的茶粉倒入盏中,将炉中烧的水也注入盏中,开始将茶调成膏状。随后再注水,她又拿过一旁的茶宪,以手腕用力,击执搅动着碗盏中的茶汤。
这便是几百年后的宋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