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无对证?
第100章死无对证?
刘侄才开了话头,汲黯已然明了刘侄的打算,刘侄乐了。跟聪明人一道办事果然痛快,一句话便已然明了对方的意思!李庸?
他倒是想有所准备,分明那是不给他们准备的机会。刘侄的人上前,直接把人分开。而且直接将他们的眼睛蒙上。李庸惊恐的睁大眼睛,不可置信之极。
汲黯一瞧刘侄的一手,不得不说,刘侄真是懂得人心。了不起的了不起。“此事由臣来,以免他们不服。"汲黯知道那么一些的人算计,干脆将事情拦下,很是以为刘侄把人押下去,接下来的事交给他办。刘侄忙道:“辛苦汲中大夫。”
人人都以为汲黯放到刘晖的手里,不好过的会是刘蛭,怕是想不到,刘侄也是可以借由汲黯的手让他们所有人都不痛快的。露出笑容的刘侄,欣赏李庸那张变幻莫测的脸,乍青乍红的,煞是好看。刘侄冲李庸挑挑眉,“让一让,别耽误百姓们进进出出。”话说着已然退于一旁,身后的兵马立刻退居两侧,纵然是马车也都安排到一侧,保证一定不会影响百姓们的出行。
李庸看在眼里相请道:“公主殿下不如入城稍作休整再查查此案。”刘侄直接摇头拒绝道:“不成,案子没有查清楚前,我不能进去。不瞒李将军,我怕我进了城,接下来有人又跳出来喊有奸细,箭再次朝我射下来,我不是每回都能有好的运气。小心无大错。”
过于坦率之言,毫不掩饰她的防备。
李庸能说刘侄未免过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刘侄连城都没进,迎面数箭朝刘侄射来,意外?能够发生一回的意外,有可能再发生第二回,第三回,刘侄提防不应该?李庸意识到,他们实在是给刘侄递了好大的一个把柄,也让刘侄有了一个极好出手的理由。
可是,这样好的机会若不捉着,绝不可能再有。他们又怎么会愿意错过?吐一口气儿,李庸脑子在飞转,思量如何行事才能补救。“公主,公主无事吧。“朔方城内,也不算是空无一个能算得上是刘侄这一边的人,比如眼前这位朝刘侄急急赶来的人,嗯,该怎么说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个人亲戚关系和他们家有些渊源的,也算半个自己人。此人姓公孙,单名一个复。
卫子夫上头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下面就一个卫青。姐姐三人,长姐卫君孺嫁的是太仆公孙贺,二姐卫少儿也就是霍去病的母亲,嫁的是当年大汉开国功臣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
公孙,不错,那就是公孙家的人。
和公孙贺是堂兄弟。
公孙家的家世是极为不错的。
公孙贺已然为九卿之一的太仆,卫君孺当年能嫁给公孙贺,公孙贺是刘彻身边的可用之人,所以这门亲事也是有刘彻的推手的。公孙家的人本不需要和卫家扯上关系,他们家的家世本就已然不差。但他们既然和卫家扯上关系,便证明他们有所图。公孙贺的堂弟公孙复,在这朔方城内谋得一官半职,对刘侄到朔方城的事,别的还罢了,闻刘侄城门未进,先让人放了箭,差点出事,急急忙忙的赶来公孙家的人,刘侄想到她所知的公孙家的下场,没了卫青和霍去病后的卫家已然不成气候,公孙家成了太子刘据最大的靠山,彼时的公孙贺为大汉的丞相,想对付刘据的人比谁都要清楚,再没有比解决公孙贺更好的办法。只要解决公孙贺,太子刘据的身后再无人支持。想怎么对付就怎么对付。巫蛊之术也算是因公孙家而始。
公孙家的人确实施以巫蛊之术。
在刘彻的眼里,犯下何等过错都可以原谅,独独巫蛊之术,无论是何人,都得死。
公孙家被发现施以巫蛊之术,公孙贺父子自尽狱中。此后牵连之广,刘晖思之暗叹。
刘彻下手之狠,那在史书上是出了名的,谁都得认。此刻的刘侄对上公孙复,有过几面之缘,倒是一个性子敦厚的人。瞧他奔来,关心刘侄的情况,刘侄反而显得淡定的颔首表示她没事,不用操心。
公孙复暗松一口气,转头质问李庸道:“李将军,行刺公主这么大的罪,你不应该给个交代?”
李庸待要开口,刘侄已然道:“我已经命人查查,此事我自有主张。”便是让公孙复不要多言,也少管这里头的事。听在耳朵里的公孙复分外配合。
倒是让一端的李庸纳闷了。
公孙复其人的性子是不错,却也是个认死理的人,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虽说公孙家和卫家有姻亲关系,一个公孙复和卫家并无多少关系,瞧着公孙复那熟稔的样儿,刘侄说一句他就乖乖老实听话,看起来极为不真实。和卫家有姻亲的是公孙贺不假,公孙复早年是在未央宫当过差的,自然熟悉刘侄,知刘侄聪明绝顶,他那脑子和刘蛭比起来,他的脑子就不算脑子。确定刘蛭无事,也担心刘侄未必有意寻着机会发作李庸,公孙复一上来就得表现表现。
意识到刘侄有安排,用不着他出面,公孙复必须安生。刘侄不多话,观朔方城官员到得差不多,刘蛭问:“人都到齐了?”这事公孙复知道,一眼扫过,“都在。”
来的人都和刘晖见过礼了,对上刘蛭有些不自在,跑得急的人脸上都是汗。刘侄注意到那些人的衣着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