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小户女 >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8章第二十八章

今儿庙里熬了一日的粥,施粥的小师傅胳膊都打酸了,宝珠几人去时已经没人排队等着领粥,不过桶里也只剩下个粥底了。小沙弥将桶刮的干干净净,给她们一人舀了一口,倒进碗里将将能垫个碗底,给三人打过,那粥桶便彻底空了。粥早就凉了,不过能赶上最后一口,三人都觉得有些运气。宝珠更是如此,这一日得了师太赠的香包,又赶上了相国寺施的粥,心里想着也不求明年发什么大财,只求能顺顺利利。如同买画回去贴在家里的人家一样,吃粥也是图一个吉利,那一小口不顶饱,等走到家肚子就又饿了。

自家也熬了腊八粥,一整日在外头吹风,晚间回去一人喝了一碗,整个人都暖洋洋的。

白天和尚尼姑敲了几回门,晚上驱鬼的打夜胡的也来个不歇,开始甄家还舍些铜板,到后来干脆熄灯关了门只装睡觉。喝过粥各自回屋,宝珠怕冷,下雪过后日日都喊了宝溶姊妹俩挤在一起睡,宝溶今儿赚了不少,搬了自个儿钱箱来,叫宝珠帮她记账。从钱箱里头先数出两贯穿好,准备拿到公中作过年家里花销,余下也叫阿姐一起,换成整锭的银子。

宝珠听她这样说,就知道这银子有用处,宝镕也不瞒着,认真开口道,“听说京里有位姓玉的娘子,鱼虫画的精巧,等年后我想上门拜见。”花草一类的静物宝镕画的出挑,但那些鱼虫动物一类却不甚精通。这位玉娘子在汴京很有些名气,画作许多大户人家的娘子小姐多有收藏,宝镕在绣坊廊娘子那儿看过一副,画的蛐蛐儿似要跳出来一般,若能学的几分神韵她便满足了这几日想法儿赚银钱,也正是想着攒钱好买些礼去拜师呢。顾娘子与那位玉娘子有过一面之缘,只说帮着提一句,拜师的事儿能不能成还得看。

说了一会儿闲话,两人一齐打了个哈欠,泪眼朦胧睡下了。阿秀今儿也卖得了三四贯钱,数出两贯来想交给徐氏,余下都搁进钱匣子里头,她这几月已攒下九贯钱了。

甄家肯救她一回已是善心,又待她极好,寻常家里活计做完,她自己做些私活儿也没人说什么,她心里感激,嘴笨也说不出来个一二,只等攒出二十贯来先还给甄家,好将先前赎她的银子填平。

宝镕与阿秀还有生意做,二人商量等再攒些画跟打好的络子,年前再一起去街里卖一回。

铜板既重又不便存放,宝珠喊了大哥一道,家里积攒了许多,一个人去钱庄兑难免显眼,大哥生的魁梧高大,能吓住歹人。腊月小偷小摸多出不少,连巷子里都有几户人家遭了贼,甄家院墙高,住的人又多,倒是没偷儿来光顾。徐氏听有邻居家中遭贼,还一直等着贼人来家里自投罗网呢,届时连报官都不必,那位小裴大人就能将人现捉了。是的,徐氏同裴大人已经很熟了,先前还有些顾及,如今见着都是称呼人家作小裴大人。

一箱子铜钱,除了自己的,还有宝镕跟阿娘的,阿娘兑的少,甄父每月工钱又都是掌柜的秤准了银子发下去的,也不必兑成银子。虽没有人给徐氏开工钱,但来汴京买房置业的多是有钱人,这中人费常给散碎银子,只需将这些散碎银子换成整锭的便可。大头还是宝珠跟大哥,她们这些小生意收到的都是铜板儿,这才需要拎着钱箱去换。

钱庄年下不大愿往外兑钱,过年来钱庄借银子的人多,放出去都有利钱。这几日来兑钱的,掌柜的都要冷脸,又说要兑一两银子还得扣不少铜板儿下来。宝珠盘算一番,她换的多,上下加起来得少一贯钱,换起来难免吃亏,与掌柜的争论也没个结果,干脆多跑了几家常去的店,付几个钱托人家给兑了。一箱子钱换成一匣子银,宝珠美滋滋数了一遍又一遍。木匠铺子掌柜的说话不假,过小年前一日,他店里伙计就将新打的推车送过来了。宝珠又去街里寻铺子,请人打了彩旗,又请宝溶相熟的绣坊娘子绣旗幡,这推车应宝珠要求,上头还架了顶,挡些风雨不成问题。除了推车,一并送来的还有两张桌子几把板凳,新漆的桌凳还有些味儿,都摆在院里散味道。

个个摊子都显眼,若你家摊子灰扑扑没个特色,定然也不会有人来细看你买的是什么东西。就好比宝镕摆摊卖画,还要带个染的五颜六色的花布,不怕花里胡哨,只怕不出挑,否则摊贩这么多,人家做什么要来买你家的吃食。码头的摊子歇前特地同那些老客说定,年后到州桥支摊,若有想吃的等年后再去。现下甄家只接国子监里头学子订的餐食,还有那位裴大人给巡使司的下属们订的餐食。

自尝过甄家食摊上的饭食,这些学子们常要订饭,多时一日能有四五十份,少的时候也有二十来份,加上巡使司固定的十二份饭食,每日少说也有一贯钱的营收。

只国子监跟巡使司衙门这两处儿,每次做好都是宝珠直接送去了,跟大哥一人跑一边,也没再花钱叫什么跑腿。

裴巡使也不是每日都订饭食,往往是提前一日说定送去哪里,第二日甄家将饭食做好就送去他说的地儿,宝珠送过两回,他订的饭食甚少有送去衙门的时候,多是送到些特角旮旯。

刘大与王四哥自摊子歇了,便专心跑起酒楼当说客,如今除了帮宝珠销糖蒜,还帮着卖咸鸭蛋跟辣白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