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黑驴脱窍
钟乳石的阴影里,姜啸虎攥着枪的手心里全是汗,冰凉的石壁贴着后背,把那点热乎气都吸走了。张啸北缩在旁边,圆滚滚的身子把石缝堵得严严实实,鼻子里发出轻微的呼噜声,刚想伸手推他,就见甬道那头晃过来两个影子。
年轻的那个端着个白玉盘子,托盘边缘描着金线,里面的东西冒着热气,飘来股说不清的香味,有点像蘑菇炖鸡,又有点像松子糕。老的那个背着手,步子迈得慢悠悠,鞋底子蹭着青石板,发出沙沙的轻响。
“&bp;师傅,门咋敞着?”&bp;年轻人的声音里带着点疑惑,脚步顿在门口,“方才明明关严实了。”
年老那人眯着眼睛往屋里瞅,昏黄的光线下,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那两张玉床泛着冷光。他眉头皱了皱,伸手摸了摸门框:“怪哉,难不成是他俩自己溜达出去了?”
话音刚落,张啸北在后头打了个喷嚏,声音不大,在这静悄悄的溶洞里却跟炸雷似的。姜啸虎心里咯噔一下,刚想捂住他的嘴,已经来不及了。
“谁在那儿?”&bp;年轻人猛地转身,手里的托盘差点没端稳。
姜啸虎知道躲不住了,拽了把张啸北,两人从钟乳石后走出来。年老那人瞧见他们,脸上瞬间堆起笑,褶子都舒展开了,跟刚才那点疑虑压根没存在过似的。
“原来是二位醒了,”&bp;他拱手作揖,袖口扫过石壁,带起阵尘土,“我还以为你们迷路了呢,这溶洞大得很,岔路比牛毛还多。”
张啸北挠挠头,眼睛直勾勾盯着心明手里的托盘:“瞅着外面景致新鲜,就多转了两步,没成想让你挂心了。”
“快请回房,”&bp;年老那人往屋里让他们,手在半空中虚引着,“刚备了点素斋,估摸着你们也饿了,趁热吃。”
年轻人端着托盘先进了屋,玉盘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当啷声。盘子里摆着四样吃食:一碗碧绿的菜羹,上面漂着几粒松子;一盘油亮亮的豆腐,切成小方块,裹着层琥珀色的汁;还有两个白胖的馒头,顶头捏着个小褶,像是朵没开的花;最边上放着碟酱菜,红的绿的,看着就爽口。
“这……&bp;这是给咱准备的?”&bp;张啸北咽了口唾沫,手已经按在桌边,指节都泛白了。
“自然是,”&bp;年老的那人笑眯眯地说,“相逢即是缘也没啥好东西,这点家常便饭,别嫌弃。”
姜啸虎没动筷子,目光在两人脸上打了个转。年老的那人笑看着挺和善,可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点啥,像是没化开的冰。年轻的那人站在他身后,垂着眼睛,嘴角却微微翘着,那笑意没到眼底。
“老大哥,”&bp;姜啸虎拿起个馒头,没往嘴里送,“敢问你们叫什么,在这儿住了多久了?”
“贫道道号灵照真人,他是我的徒弟心明,屈指算来,住了快五十年了。”&bp;灵照真人往嘴里送了口菜羹,咂咂嘴,“贫道打小就在这溶洞里长大,后来收了心明做徒弟,师徒俩守着这方水土,倒也清净。”
张啸北已经吞了半个馒头,烫得直哈气,含混不清地问:“那你们知道悬崖上面的札尼尔查城不?还有个叫杨琏真珈的和尚,听说他的墓就在这附近。”
这话一出,灵照真人夹菜的手顿了顿,菜羹滴在桌上,洇出个绿点。心明赶紧端起茶壶,给两人倒了杯茶:“施主说的这些,我们听都没听过。这溶洞深着呢,上头的事传不到这儿来。”
“没听过?”&bp;姜啸虎笑了笑,指尖在馒头上掐出个小坑,“那城就在这个上面,老毛子们又折腾的那么大,老神仙在这儿住了五十年,咋会一点风声都没听见?”
灵照真人放下筷子,脸上的笑淡了些:“贫道一心修行,不问世事。溶洞里四季如春,外头是刮风还是下雨,都与我们无关。”
张啸北刚想再问,被姜啸虎用眼神制止了。他端起茶杯,温热的水滑过喉咙,带着股淡淡的药味,像是甘草混着薄荷。“那敢问老神仙,听过青衣天驷吗?”
“砰&bp;——”&bp;灵照真人大力把茶杯放在桌上,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刚才的和善劲儿全没了,“从哪里听来的这些无稽之谈?贫道好心救了你们,供你们吃喝,倒是越问越多了,越来越胡说了?”
“老神仙别生气,”&bp;姜啸虎放下茶杯,“我们就是随口问问,没别的意思。”
“罢了罢了,”&bp;灵照真人摆摆手,站起身,“你们一路劳累,先歇着吧。明儿个天亮,贫道送你们出去。”&bp;他瞪了心明一眼,两人转身就走,门&bp;“吱呀”&bp;一声关上了,还听见外面落了锁的轻响。
“这老东西,说翻脸就翻脸。”&bp;张啸北撇撇嘴,又抓了个馒头,“管他呢,先填饱肚子再说。”
姜啸虎没动剩下的饭菜,盯着那碗菜羹出神。刚才灵照真人提到青衣天驷时,眼角的肌肉跳了一下,那不是惊讶,是警惕。这俩人肯定有事瞒着,可他们为啥要救自己?又为啥要撒谎?
“虎子,你咋不吃?”&bp;张啸北已经把盘子扫空了,打了个饱嗝,“这豆腐炖得真不赖,比城里馆子做的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