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摘山茶果
苏岩赶忙拦住她,取笑道:“哎哟,别急着动手,又不是不让你摘,我说了今天让你们摘,肯定算数。”
大女儿笑问道:“阿爸,这片山茶果地有多少果子呀?能有多少斤,你知道吗?还是要等全部摘完了才能称出来呀?阿爸,你快说说~”
苏星石也很好奇产量的问题,追问道:“对呀,阿爸,你知道有多少吗?听阿公说这里刚好有一亩地呀。”
他点点头,笑着回应道:“嗯嗯,是啊,刚好一亩。”
这块山地虽然比不上其他地方的地,但种花生、种山茶果特别合适。
这片山茶果林是一九八零年年初村里小队种下的新苗,一九八三年分田分地时便转到了农户手上。
山茶果树和地里的花生、玉米不一样,生产小队不能收回去,故而那时候农户交了一笔钱,这些果树便完全归农户所有。
山茶果树三年为苗,五年成树,前四五年一般不摘果,为的是让主干长得更粗壮,树冠长得茂盛,以后挂果能力就更强。
等到第五年或者第六年开始第一次摘果,这是苏岩他们家第一次摘自家山茶果,村里的许多农户也是如此。
苏岩蹲下来抱她们,向女儿们解释道:“我们地里有一百一十棵山茶果树,当年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个密度种的。今年的果子还不算多,等到明年会更多,今年大概能摘四五百斤山茶(鲜)果吧,榨成油,一亩……有二十多斤吧。”
小女儿惊讶地“哇”了一声,她们从来没摘过山茶果榨油,但知道茶籽油不便宜。
爸爸妈妈以前摘过山茶果,那时候是集体的果树,不是自家的。
苏星石抓着果子,好奇地问道:“阿爸,你怎么知道这些呀?以前产量是多少?”
苏岩捏了一下她的小耳朵,说道:“以前产量特别少,一亩地只有两三百斤果子,榨出来的山茶油也就十来斤。山茶果树都种在山岭上,好的田地不会用来种这个,产量太低了。”
苏星慧跳着去摘了一个比较高的果子,摘下来问道:“阿爸,那为什么现在产量一下子就多了呀?我听阿婆说树越大,果子越多,是这样吗?”
他从她手中接过果子,放进袋子里,解释道:“以前的品种不好,就在我和你妈结婚的前几年,才引进了好一点的品种,就是现在你们看到的这些。再过一两年,估计一亩地能摘六百、七百斤,说不定还会更多。”
这些都是嫁接后的良种,比实木苗高了许多。
苏星慧扳着手指头算了算,她知道山茶果一斤能卖五块钱,价格很贵,比花生油贵好几倍,产量太低,价格高也不算多。
苏星慧又问道:“阿爸,我看到我们家装山茶油的桶一直都没装满过,为什么不多榨点油放着呀?”
他放下手中的活,抱起两个女儿,轻声笑道:“山茶果榨的油本来就不多呀,一斤油要五块钱,太贵了,我们家哪里舍得吃呀?就是榨油那段时间会吃一点,其他的都拿去卖了,留一些用来炒菜,野生的山茶油还能当药用呢。”
苏星慧和苏星石听完解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爸爸怀里。
大女儿柔声道:“哦,这样呀,那好吧。我们去摘果子,我们今天要摘好多好多,你们不要跟我们一起摘,分开摘!”
说完,苏星慧就拿着一个小袋子,开始摘低处的山茶果,苏星石也走到另一面去摘。
过山风走过,它背上多了两个驮袋,驮袋比挂袋大很多,能放一两百斤的东西。
大家将远处摘的山茶果放在它的驮袋上,让靠近胶轮车这一面采摘的母亲卸下来,如此大家便不用来回跑,能节省不少时间,每次装的山茶果重量对于过山风来说不算什么。
过了许久,苏星慧摘了不少山茶果,她吹了一声口哨,叫过山风过来。
口哨这项技能她在三岁左右就学会了,要问谁教的,肯定是小姑苏青花。
苏星慧很快就听到过山风嗒嗒嗒的脚步声,不是紧急情况,它走得比较慢。
等它走近后,还会用头拱开袋子,看看里面装了多少果子。
苏星慧摸了摸它的耳朵,哼笑道:“别看啦,里面不少啦,快帮我运到阿婆那边去吧。”
她总感觉过山风在嘲笑她,没大没小的,昨晚还给它喂大红薯呢!
过山风知道苏星慧的小个子,她没办法把重重的袋子甩到它的驮袋上,便将前肢弯下来,驮袋便能放入袋子了。
苏星慧和苏星石费了好大的劲,将这袋山茶果放到左边驮袋,又把妹妹的那一小袋放到右边。
她轻轻拍了拍过山风的脖子,娇笑道:“快去吧,跟阿婆说这是我们摘的,去吧。”
过山风甩了甩耳朵,确定袋子放稳后,抬起前肢,小心地转了个弯往回走。
它体型高大,稍不小心就会把山茶果树的树枝弄断,影响今后的山茶果产量。
过山风很快就回到母亲田秋月那边,在胶轮车旁跪下前肢,咴儿咴儿地叫了两声,示意她过来。
田秋月走过去一看,挂袋里的果子很少,不像是苏岩和苏明有摘的,定是两个小孙女摘的。
她们不愿意把自己摘的果子放到大人的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