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战列舰开工,路基定型,风暴
电磁炮和激光武器的成功测试,如同给一剂强心针,让最高层彻底下定决心,“龙牙”计划中排头号的海军项目,优先级被提到了最前面。
几天后,一支低调却戒备森严的车队驶入津门造船厂戒备最森严的零号区域。
石毅推开车门,身后跟着一群拎着厚重保密箱的海军装备专家和设计院骨干。
早已接到紧急通知、在此等候的造船厂厂长李国栋、总工程师赵山河,以及几位核心车间的老师傅代表,立刻迎了上来。
“石旅长!欢迎欢迎!一路辛苦!”李厂长是个身材敦实的中年人,脸上带着长期海风吹拂的粗糙痕迹,用力握住石毅的手。
他眼神里既有期待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紧张,他知道有大事,但具体多“大”,上面口风很紧。“李厂长,赵总工,各位老师傅,时间紧任务重,客套话就不多说了,咱们直接开始。”石毅雷厉风行,握手干脆有力。
一行人快步走进保卫等级最高的一号会议室。窗帘紧闭,门口有持枪警卫站岗。会议桌中央,几卷巨大的图纸已经静静躺在那里,透着令人屏息的神秘感。
“各位,”石毅没有坐下,直接走到桌首,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海军未来的一项核心装备,代号“长城’级大型综合火力平台项目。这就是初步构想图。”
他对旁边的助手点点头。两名战士小心翼翼地将最大的那卷图纸在会议桌上“哗啦”一声铺开。当那庞大无比的舰体线条和熟悉的布局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老师傅们眼睛瞪得溜圆,连见多识广的李厂长和赵总工也下意识地向前探身,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这…这是…战列舰?”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师傅失声惊呼,手指都有些颤抖地指着图纸,“看这舰型,是模仿老美那“密苏里’号?”
“没错,王师傅好眼力。”石毅肯定道,拿起一根教鞭点在图纸上,“基础舰型确实参考了“密苏里’,取其结构成熟、空间充裕的优点。”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顿时“嗡”地一声议论开了。
“战列舰?这玩意儿不是早就过时了吗?”
“现在都是飞机和导弹的天下,造这么大的炮舰,是不是……”
“这得多大的吨位啊?咱们厂现有的船坞够不够大?”
总工程师赵山河扶了扶眼镜,眉头紧锁,语气凝重:“石旅长,我不是质疑上级决策,只是…只是这重启战列舰的思路,实在有些…有些出乎意料。它的战术定位是什么?如何应对现代海空的威胁?”石毅双手虚按,压下议论声,教鞭“啪”地一声敲在图纸上,声音清晰而有力:“各位的疑问都很正常!但我请大家记住,我们要造的,不是博物馆里的复古古董,也不是二战模式的重复。
我们要造的,是搭载了全新武器系统和动力心脏的,新时代海上战略堡垒!”
“密苏里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44560吨,舰长270.4米,舰宽32.92米,吃水10米。他这庞大的体型和吨位完全能为我们所用。”
他目光炯炯,教鞭首先重重地点在图纸上那前二后三的巨大炮塔位置:“
这里!原来那九根406毫米的巨炮,一根不留,全拆!”
“拆了?”众人又是一惊。
“对!拆了!”石毅语气斩钉截铁,“给咱们新研制成功的三联装电磁轨道炮发射单元腾地方。初步设计,就布置三座,前二后一。”
他看向赵总工和各位老师傅:“这玩意儿,前几天刚在基地试射成功,效果怎么样?我这么说,有效射程起码这个数一”他伸出两根手指晃了晃。
“两十公里?”有人猜测。
石毅摇摇头,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再猜。”
………难道…五十?”赵总工的声音有些发干。
“保守估计,常规弹丸,稳定射程二百公里以上,精度极高,弹丸成本比起炮弹,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石毅的话如同惊雷,炸得所有人头皮发麻。
“一…二百公里?!”李厂长差点咬到舌头,“这…这比很多战术导弹都打得远啊,还是持续火力?”“没错!”石毅肯定道,教鞭随即滑向舰体中部和上层建筑那些副炮、高射炮位,“这些,40毫米的、127毫米的,也统统不要了!”
“又拆?”
“对!换成模块化高能激光防御阵列!”石毅解释道,“专门对付来袭的飞机、反舰导弹,甚至是炮弹。
近程拦截,中程也能碰一碰,反应速度比近防炮快得多,只要能量够,理论上可以无限次拦截,它就是这艘巨舰的“金钟罩’。”
一位负责动力的老师傅忍不住插话,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石旅长,这…这电磁炮,这激光阵,听着是厉害,可这得耗多少电啊?这得配个多大的电站才够用?常规动力想都别想!”
“问得好!”石毅赞许地看了老师傅一眼,教鞭猛地指向图纸水线下的动力舱段区域,“所以,最核心的改动,在这里!
原来那烧重油的锅炉、蒸汽轮机,全部给我扔进垃圾堆,整个动力舱段,推倒重来。”
他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