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从苟道词条开始建立不朽仙族 > 第37章 三年

第37章 三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启六年。

姜云的第四个孩子出生。

取名姜德平,平安的平。

如今姜云育有三儿一女。

可他并不满足。

还想再要两个儿子,以便将来儿孙为姜家开枝散叶。

那样五儿一女,不多不少,刚刚好。

“姜德平……那下个孩子取名姜德安?平平安安。”

聆儿知晓姜云想多要些子嗣,已经在给第五个孩子取名了。

“不错,不管男娃还是女娃,都叫姜德安。”

姜云可不敢保证,第五胎生下来是个男娃。

“嗯,听夫君的。”

聆儿言罢,就从床上坐了起来,想要下床走动走动。

她要照顾孩子,修行时间虽少,但身子骨越来越好。

生完孩子后,一点儿也不虚弱。

蔡婆婆有些受惊,连忙上前,“快躺下,刚生完孩子,可不能乱走动!”

“婆婆所言极是。”

聆儿无奈的看了一眼姜云,假装虚弱的躺下。

姜云把姜德平放到聆儿身边,“婆婆,劳烦您了,我送您回去。”

“也罢。”

蔡婆婆轻叹一声。

她在叹息自己年近花甲,快要入土。

而姜云和他媳妇似乎与10年前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还是那么的年轻,一点儿也不像三十岁左右的人。

姜云给蔡婆婆结算工钱,然后取来一些鸡蛋,送她回家。

出门时,蔡婆婆羡慕道:“你家宅子建的可真大,我儿子就没这样的本事。”

“婆婆过誉了,运气好而已。”姜云手中提着一袋鸡蛋,“这些鸡蛋,我先帮您拿着。”

“也好。”蔡婆婆颔首,问道:“刚才听你说还要生第五个孩子?”

“正是,趁着年轻多生几个。”姜云含糊其辞的回答道。

“多生些好,也不知道等你家第五个孩子出生,老身还在不在。”

蔡婆婆年近花甲。

或许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

语气中满是怅然。

她见证了那么多婴儿的诞生。

明白生命的可贵。

然而人终究还是要死。

“婆婆德高望重,定会长命百岁。”

姜云略有感伤。

凡人一生短暂,终有一死。

幸好他有‘点石成金’词条,给他赋予凡人灵根的能力。

否则若是他的儿子没有灵根,他也会看着儿子死在他前面。

白发人送黑发人。

世间最大的悲伤,莫过于此。

送蔡婆婆归家后。

姜云并没有返回家里,而是去了集市。

很快就要入冬,得买些必要的东西为过冬做准备。

虽然家里有很多米粮,可有时候也做包子吃。

想吃包子的话,面粉必不可少。

如今姜云手中有银子。

家里五亩田产出的稻子,在沃土术的作用下,可谓是粒粒皆精米。

一家人每日吃的都是精米。

日子相比十年前,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

……

春去秋来。

转眼已是三年。

天启九年的秋天。

姜云33岁,聆儿30岁。

大儿子姜德仙12岁,女儿姜德玥9岁。

二儿子姜德凡不算在娘胎里待的十六个月,今年4岁。

小儿子姜德平则是3岁。

这三年来。

青山村没什么变化。

可村里有些老人却是去世了。

方丙锄大夫和蔡婆婆,前后相差五个月,相继离开人世。

蔡婆婆出殡那天,姜云还特意去送了些礼。

毕竟这位老人,给他家接生四个孩子。

这天。

秋收结束。

姜云缴纳田税归家后,对聆儿说道:“田税又上涨了。”

“又涨田税了?”聆儿抱怨道:“朝廷怎地年年涨田税?”

“天启帝在吃景和帝的老本,大虞表面上看起来繁华,其实内忧外患。”

说完,姜云对聆儿嘱咐道:“聆儿,以后咱家的稻子,谁也不卖。”

在沃土术的作用下,姜云种的稻子不仅产量高,而且粒粒皆精米。

村里很多人都去他家买稻子。

姜云和聆儿会把多余的粮食,酌情卖出去一些,补贴家用。

现在见田税年年上涨,不是什么好兆头。

姜云决定以后稻子谁也不卖。

不过适才他说的话,聆儿不懂。

什么内忧外患,这和田税上涨有什么关系?

聆儿虽然不懂,但也没多问。

她知道夫君做的决定,肯定有道理。

“不卖稻子也好,咱家储存起来,应付灾年。”聆儿问道:“却不知现在田税上涨到多少文?”

“涨到一亩田450文,再涨80文,便是半两银子。”

姜云在心里暗骂天启帝败家。

这些年,大虞淮州虽风调雨顺,没有水灾大旱。

可朝廷收的田税越来越重。

原本景和帝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