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生女
十二月初一,徐畹顺利的生下女儿。
这回很低调,没什么异象,从阵痛到生完不到半天,生完精神好得很,还能坐着。
她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没多少东西,除了火盆、几张椅子,还放着婴儿床。屋里暖暖的,宝宝在呼呼大睡。
瞿元珪匆匆赶回来,站在婴儿床边上看闺女,小声和娘子说道:“真好看!”
徐碗应道:“天下最好看的姑娘。”
宝宝哼哼。
瞿元珪小心的抱起来,像抱枕头。
乳母和周嫂子站在一边都特别高兴,姑娘虽然皱巴巴,但等长开了肯定好看。她照着侯府原二房排是七姑娘,在自己家是大姑娘。
瞿元珪小心的把闺女给乳母,转身坐到床边拉着娘子的手,看她辛苦了,好看!他说道:“娘子才是天下最好看的。”
李氏和余氏之前在这儿坐镇了,等徐畹生完又去忙活,现在又过来看望。两人都算长辈,余氏能算长嫂如母。
瞿元珪站起来,向伯母、大嫂行大礼:“辛苦太夫人、大太太。”
余氏回礼,笑道:“你媳妇生的顺利,我们什么都没做。”
瞿元珪应道:“太夫人就是定海神针。”
李氏精神特别好,她守寡的日子找到事儿干了,就是带孩子。但和以往不太一样,这是新式带孩子。她也不怕带歪了,因为养孩子都要有父母参与,就算有责任也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责任分摊,风险消失。看到孩子令人愉快。
瞿元珪请太夫人和大太太坐下,心里很为太夫人高兴,现在的太夫人虽然和以前的太夫人不一样,但有自己的活力,就像新帝有自己的一套,但侯府一样欣欣向荣。
那些在侯府沾光的孩子,以后都能算侯府半子半女,有情分在。
现在侯府自己的孩子也不少,也是侯府的希望。
李氏看老六媳妇状态就是好,她笑道:“姑娘叫什么?”
徐畹笑道:“她原本就叫臻,要不然叫瞿臻?小名叫徐徐。”
余氏心领神会:“徐徐好。”侯府就该不疾不徐,慢慢的走。
虽然今年因为特殊情况得了不少风头,但侯府又不打算做什么,侯府的爷们还年轻,孩子更小,想做也做不了。靠妇人带孩子终究是不够,这也是长久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李氏笑道:“所以本名是徐臻?”
徐畹直言道:“我倒是想让她叫徐臻,就怕不太好。”
李氏点头,随父姓好,要是随母姓又不知道要生出什么,现在没必要。
李氏感慨:“有自己孩子好。”
徐畹说道:“我倒是想请太夫人养,就怕她爹不肯。”
瞿元珪吓的忙抱着闺女不撒手,软乎乎的闺女,他的。
余氏打趣道:“新鲜劲儿还没过去。”
徐畹又笑道:“要不然早上送到太夫人跟前,等六老爷从衙门回来顺便把闺女抱回来。”
瞿元珪想想,大方的说道:“可以,那要麻烦太夫人了。”
李氏直笑。这里边有深意。孩子若是由她带,就能和六房走得近,要不然这边忙着带孩子,来往就少了。这个孩子多少还是特殊的,养在侯府和别的孩子混一块,就不那么显眼。若是以后有本事,也能带上侯府别的孩子。
所以这对侯府是一件好事。
周嫂子看太太懒得养,虽然她能养,但姑娘若是由侯府养大,名声都不一样。虽然太太很有本事,但很多人还是看重侯府,尤其太夫人是国夫人,侯府能算国公府,那才算正。
有些人为什么想把孩子送到国公府?是真不信自己?其实他们更信自己养,所以要蹭国公府。真正信国公府的人,都在研究几本书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自己养。
周嫂子看的很明白,姑娘若是和侯府的孩子一块长大,感情好,以后能互相帮助。要是感情淡,那渐渐就淡了。所以有些人为什么不愿分家?分出去是自由,可少了太多东西。
徐畹心想这闺女不用养,她以后当大姐头,能把侯府侄子侄女都带上。
她现在还是个吃了睡的奶娃。
徐畹不看她,她爹有空就盯着她看,连书都不看了。
隔天洗三。
徐畹在坐月子,无关人等一概不理。
李氏和余氏、卢氏高高兴兴的过来给姑娘洗三。
姜氏也来了,听说外孙女本姓徐,就无语。女儿好在是没姑,要不然这外孙女得被嫌弃。
徐畹很高兴,她现在状态很好了,要是可以的话都能出月子了。
姜氏严厉叮嘱她:“月子一定要好好坐!搞了那么久,让别人学,就你不学?你是神仙?”徐碗怕怕:“不是。”
余氏看她乖巧的样子就笑。她今年本命年,二十四了,这样子和十年前差不多,都是轻松愉快。让人看着也轻松。
姜氏看她作怪,平时就那么懒,这会儿还想勤快?就算是惦记那吊椅这寒冬腊月也不能坐。姜氏到院子里看,女婿又搞了个吊椅来,弄个架子就能把椅子吊起来,放在屋里也行。
姜氏无语,随便啦,女儿女婿开开心心的就好。
李氏在屋里和老六媳妇商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