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中戏最佳cp
飞机平稳地飞行在万米高空,舷窗外的云海在夕阳映照下如同熔化的黄金。
陈默将座椅靠背调直,从背包里取出相机,开始整理这两天拍摄的照片。
于佳明歪着头靠在肩上,已经睡得迷迷糊糊。
她的呼吸均匀而温暖,发丝间还带着青岛海风特有的咸涩气息。
陈默小心翼翼地调整姿势,让她靠得更舒服些。
相机屏幕上一张张照片闪过:晨雾中的崂山轮廓,八大关斑驳的树影。
啤酒博物馆里泛着铜光的发酵罐,夜市摊位上跳跃的火苗。
这些画面在他脑海中自动排列组合,渐渐形成连贯的影像序列。
“唔......”
于佳明在他肩头蹭了蹭,迷迷糊糊地问,“几点了?”
“快六点了。”
陈默轻声回答,“再有一个小时就到BJ。”
于佳明揉着眼睛坐直身体,目光落在相机屏幕上。
“这张构图真好。”
她指着那张在崂山拍的晨雾照片,“光线像丝绸一样。”
………
空乘推着餐车经过,陈默要了两杯橙汁。
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他突然说:“这趟值了。”
“嗯?”于佳明咬着吸管看他。
“谢谢你拉我出来。”
陈默转动着手中的纸杯,“如果不是你,我现在可能还在跟各制片人周旋。”
“客气啥。”
于佳明打了个哈欠,眼角挤出两滴困倦的泪珠。
“下次去XZ?”
陈默笑着摇摇头:“先把这部拍完再说。”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新建了一个名为《海边故事》的文档,又掏出素描本开始画分镜草图。
第一张图是一个女孩的背影,站在清晨的海边,长发被海风吹起。
陈默画得很投入,连于佳明凑过来看都没察觉。
“女主角挺眼熟啊。”她突然说。
陈默的耳尖顿时红了,赶紧翻到下一页:“只是草图......”
于佳明突然正色道,“导演,我觉得这个角色需要体验生活。”
“什么意思?”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比如,带演员去海边住几天,培养感情什么的。”
陈默的铅笔在纸上顿了一下,留下一个小小的黑点。
转头看向窗外,夕阳将云层染成绚丽的橘红色,像极了青岛最后一晚看到的晚霞。
他故作严肃地说,“可以考虑,不过得看演员表现。”
………
于佳明笑着靠回他肩上,两人就这样安静地各自忙碌。
陈默继续画着分镜,时不时在文档里记下灵感;于佳明则翻看着电脑里的照片,偶尔发出轻轻的笑声。
“你看这张。”
她把电脑倾斜到陈默面前,照片里是黄小明那个标志性的邪魅笑容,被于佳明抓拍得惟妙惟肖。
“删了删了,太吓人了。”陈默笑着推了推。
打闹间,飞机突然遇到气流颠簸了几下。
于佳明下意识抱住陈默的手臂,等平稳后才反应过来,慌忙松开手,假装整理头发掩饰脸红。
舷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陈默想起昨晚在青岛海边看到的星空。
比柏林的更亮,比BJ的更近。当时于佳明指着北斗七星说,小时候她总以为那是天上神仙的勺子。
“想什么呢?”于佳明问。
陈默合上素描本,“在想,电影的本质。”
“这么深奥?”
“就是突然明白,无论走得多远,最终要拍的,永远是那些最贴近内心的故事。”
………
飞机开始下降,北京城的灯火在夜色中渐次亮起,像一片璀璨的星海。
陈默看着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忽然意识到自己不再感到压抑。
“准备好回去了?”于佳明问。
陈默点点头,合上笔记本。
于佳明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回去后郑主任肯定要找你谈话。”
陈默做了个痛苦的表情:“别提了......”
“还有中影韩总”。
于佳明继续补刀,“听说他为了找你,把中戏翻了个底朝天。”
飞机轮子接触跑道时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陈默深吸一口气,看着窗外闪烁的跑道灯,突然笑了:“值得。“
行李转盘前,两人肩并肩站着等待。
于佳明的行李箱先出来,陈默帮她拎下来时,发现贴满了各地旅行贴纸的箱子上,不知何时多了一张青岛的纪念贴纸。
“什么时候贴的?”他问。
于佳明眨眨眼,“秘密,下次旅行再告诉你。”
走出机场,BJ初春的空气扑面而来。
陈默拦了辆出租车,把行李放进后备箱。
上车前,回头看了眼航站楼巨大的显示屏,上面滚动播放着航班信息。
“青岛”两个字在夜色中闪闪发光,像是一个未完待续的承诺。
………
清晨八点的中戏食堂笼罩在一片氤氲的热气中。
陈默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