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名动好莱坞
1月6日清晨,狮门影业总部会议室里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和压抑不住的兴奋。
投影幕布上,《鲨滩》的票房数据曲线像鲨鱼背鳍般凌厉上扬。
首日660万,周六890万,周日720万,首周末三天突破2200万美元。以几十万票房差距,位居亚军;冠军依旧是《魔戒2》。
这个数字让在座的十几位高管不约而同地松了松领带。格雷·霍华德站在幕布前,手中的激光笔红点微微颤抖。
“先生们,我们刚刚创造了历史。”
他点击遥控器,画面切换到竞争对手的预测报告,上面赫然写着:“亚裔女主+R级惊悚=票房毒药”。
会议室爆发出一阵哄笑。
“《Variety》最新统计,我们的电视广告覆盖率达到了92%,光是《老友记》季终集插播的30秒预告,就触动了1800万观众。“
“这还不算最绝的,”数字营销主管马克推了推眼镜,“我们在IMDb论坛发布的真实鲨鱼袭击伪纪录片片段,点击量已经突破500万次。AOL聊天室里全是讨论这部电影的帖子。”
他转身敲了敲玻璃:“知道AMC影院的鲨鱼水箱活动昨天引发什么后果吗?”
公关总监苏珊翻着报表接话:“十二个观众被吓到提前离场,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的帖子又带来了三万人次的预售票。”
财务总监卡尔突然清了清嗓子:“我们追加的500万宣发费用,现在看起来像在抢钱。”
他调出新数据,“英国预售是《电锯惊魂》同期的两倍,德国院线主动要求增加拷贝数量。”
会议室门突然被推开,实习生气喘吁吁地举着传真:“《纽约时报》把我们的烂番茄评分放到了头版文化版!”
格雷接过传真,上面印着斗大的标题:《鲨鱼经济学:一部1500万成本的电影如何撬动好莱坞偏见》。
他忽然想起三个月前董事会上那个质疑的声音,“为什么要赌一个中国导演和亚裔女主的项目?”
格雷把传真啪地拍在会议桌上,震翻了三四杯咖啡,“先生们,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叫狮门——因为我们敢推开别人不敢推的门!”
他指向屏幕上于佳明浑身湿透的剧照,“这个中国女孩的表演让所有质疑者闭嘴了!”
数据主管突然惊呼:“实时票房更新!今天上午场已经突破200万!”
会议室瞬间沸腾,有人开始用钢笔敲击玻璃杯。
………
6日下午4点15分,洛杉矶的天际线被霓虹灯染成紫红色。
陈默站在光影时代北美公司28层的落地窗前,手中香槟杯里的气泡缓缓上升。
身后会议室的投影仪还亮着,屏幕上显示着刚制定的《鲨滩》全球发行调整方案。
“欧洲7号,澳洲8号,南美9号,日韩10号。”
陈默轻声复述着刚敲定的上映日期,玻璃上倒映出他疲惫却锐利的眼神。
桌上摊开的世界地图用红笔圈出了十几个国家,唯独中国大陆那块区域被打了问号。
汤姆推门进来时,带进一阵穿堂风,吹动了桌上《好莱坞报道者》的专刊。
封面正是于佳明在海浪中挣扎的剧照,标题写着《亚裔演员的破冰之作》。
“老板,中影的传真。”汤姆递上纸张,“韩三平亲自签的字。”
陈默接过传真,纸张在手中发出轻微的脆响。
中影集团的红头文件上,几行手写批注格外醒目:“经电影局紧急会议研究,《鲨滩》暂定5月上映窗口,具体视疫情发展调整。同意先启动宣传预热。”
香槟杯突然被碰倒,金色的液体在文件上洇开一片。
陈默却笑了,他拿起酒瓶重新倒了一杯,气泡欢快地涌出杯沿。
陈默晃着酒杯,“汤姆,你知道吗?三天前,环球的人跟我说,亚裔主演的电影在中国以外没有市场。“
汤姆指了指窗外,对面写字楼的LED屏正在轮播《鲨滩》的电视广告,于佳明的特写镜头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现在全好莱坞都在分析我们的宣发方案。AMC刚通知,要延长放映周期到八周。”
陈默走到电脑前,调出刚收到的邮件。
欧洲最大院线Odeon的预订量已经超出预期30%,日本东宝影院和韩国CJ甚至要求增加场次。
陈默点开另一封邮件,是于佳明从BJ发来的自拍。女孩站在空无一人的王府井影院前,举着相机拍下《鲨滩》撤档的通知牌,配文是:“等一个重逢。”
陈默拿起钢笔,在《鲨滩2》的企划书上签下名字。第一页写着:“制作成本:7000万美元。主演:于佳明。特别说明:中美合拍。”
传真机又开始工作,吐出一张新的纸,日本东宝株式会社发来的合作意向书。
陈默把它钉在世界地图的东京位置上,那里已经密密麻麻钉了十几张各色便签。而BJ的位置,还空着。
“会补上的。”
陈默轻声说,手指拂过中国版图。窗外,一架飞机正掠过好莱坞山的上空,航灯在夜色中明灭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