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151.论道(1)
古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
鸿钧之道,包罗万象,自己就算是不修行,也可以借鉴参照一下。
转眼间,三千年过去,鸿钧讲完了大罗金仙及其之下的所有修行境界。
虽然没有五行老祖期待的三尸证道之法,但将鸿钧之道与自身大道印证,五行老祖也有着不小的收获。鸿钧之道讲完后,因果老祖接过了话权,讲解他的因果之道,也是从生灵修行开始,一直到大罗金仙结束。
因果之道,五行老祖也领悟了。
但他也想看看,因果老祖所领悟的因果之道与他领悟的有何不同?
同一种道,但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感悟不同,悟出来的道也是不同的。
因果老祖讲得因果之道只是入门,却也让五行老祖有不小的收获。
接下来的时间里,一个个大神通者讲道,讲解他们所修行的大道。
在场的大神通者们都是天纵之才,他们的大道让五行老祖大开眼界,对于五行之道也有了更多的领悟。山顶外的众人听得如醉如痴。
鸿钧等人所讲之道,也算是为众人种下一颗种子,种子能不能发芽成长,还需要看个人的机缘与悟性。听道者中却不乏这样的人,不少人快速领悟法则,一些人更是突破瓶颈,竟有十几人借此突破大罗金仙。
等到乾坤老祖讲完自己的道,五行老祖接过话权,讲解他的五行大道。
五行老祖盘坐在蒲团上,周身气息虚无缥缈,道法自然,仿佛和天地融为一体,没有一丝的压迫感。其他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色。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这种状态带给众人的震撼,要远比强大的气息压迫来得更加惊心动魄。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乃是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构成,任何事物中都有五行,五行是一切的根本。”
“五行之木:具有生长、升发、条达的特性,代表春天和东方,与肝、胆等器官相关。”
“五行之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代表夏天和南方,与心、小肠等器官相关。”“五行之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代表长夏和中央,与脾、胃等器官相关。”
“五行之金:具有肃杀、收敛、沉降的特性,代表秋天和西方,与肺、大肠等器官相关。”“五行之水:具有滋润、下行、寒凉的特性,代表冬天和北方,与肾、膀胱等器官相关。”“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互促进,相互滋养,可以造化万物,甚至造化天地。”
“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互制约,相互平衡,也是稳定万物,稳定天地基础。”
“五行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已。”
不知不觉中,三千年过去了。
五行老祖讲完了从修行之始到大罗金仙的修行,其中奥妙通俗易懂。
五行老祖讲完之后,其他人接过了话权,继续讲解他们修行的大道。
对于在场的大神通者来说,他们的大道已经走到了证道的终点,任何一条大道,对众生来说都是堂皇大道。
洪荒不记年,转眼已沧海。
日升月落,白云苍狗。岁月悠悠,无始无终。时光如沙,日月蹉跎。
在场一共四十三位混元金仙,每人讲道差不多三千年,等所有人讲道完,差不多正好过去了一个元会。咚…咚…咚……
悠扬的钟声响彻论道峰。
“此次论道,正式开始。”
鸿钧看向众人,开口说道,之前的论道是讲道,是宣扬自己的理念。
然后,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论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俞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谷神不死,是谓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