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183.天道出世
中域,太行山,中央神庭。
在突破混元大罗金仙之后,耶和华当即开始转移神庭的核心。
现在距离第九个量劫(龙汉量劫)开始,也就剩下不到二十个元会。
为了避免天道出世后,神庭的损失太大,耶和华现在就要提前准备。
第一批转移是耶和华的核心班底,也就是得到神道册封的诸神。
这些拥有神位的众神,是神庭统治四方的高层,实力也是最为强大。
在神庭庞大的气运加持下,有不少神位之神达到了大罗金仙的境界,其他册封神位的人也至少是太乙金仙级。
其次是光明转生池和战魂碑转生的狂信徒和战魂,他们是统治的中基层,实力在金仙、玄仙、真仙等修为。
洪荒实在是太大了,神庭在统治的过程中,使用了太多的旧朝班底,各族族老等维护神庭的统治地位。耶和华连续抽调神庭的核心班底,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权力真空。
为了榨干神庭最后的余光,耶和华在抽离核心班底时,也在大搞赏官。
在前世,赏官是汉代买爵制度下,设立的官职名称,通过向朝廷缴纳定额钱财,即可获得相应等级的官爵。
耶和华就是参考了这个制度。
卖官鬻爵目的是,是耶和华想要在最后搜刮一下各族千百元会的积累。
在耶和华的卖官鬻爵下,首先中央神庭的小官小爵被卖了出去,其次则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官职也售卖了出去。
抽走一批核心班底,卖掉一些官职爵位,耶和华很快收拢了庞大的资源,这些资源全都转移到了幽冥界中。
与此同时,蛰伏在暗中的鸿钧等人也在好奇耶和华这么做的原因。
鸿钧等人虽然心中好奇,但却不敢深究,因为耶和华突破混元大罗金仙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他们不敢妄动。
这也是耶和华抽调神庭的班底时,神庭的统治依旧平稳的原因。
对于耶和华的所作所为,鸿钧隐隐猜到了一些,但他有些不确定。
鸿钧知道天道即将出世,天道重在平衡与秩序,不会允许超出控制的神庭存在下去,神庭注定是要落寞的。
但耶和华的所做所为,让鸿钧觉得好像有什么超脱了他的掌控,难道洪荒还有什么地方不在天道的掌控中?
鸿钧还不是日后的天道鸿钧,对于洪荒的各处隐秘之地,例如隐藏在血海之下的幽冥,鸿钧也是不知道的。
随着时间流逝,大量的带有私心的野心家登上了高位,隐藏在底层的乱象已经出现,但还没有向上波及。
距离天道出世还有三个元会,神庭颁发新的政令,开始出售手中的大部分坊市或坊市股份,…,允许私人在缴纳坊市税金后,自己建立新的坊市。
私人坊市,受神庭法律保护,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坊市之主可以成立坊市卫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私人坊市制度颁布,所有人都可以合法拥有自己的私军,这个制度进一步引发了神庭的系统性的混乱。对于这一切,神庭像是什么也没有察觉一样,仿佛一切还是盛世景象。
当然了,一些能人志士不愿意看到神庭乱象丛生,于是建言献策。
但耶和华听之,允之,却不行之的作为,让这些能人志士大失所望。
一些人直接离朝、退官,例如已经大罗金仙初期的白虎,便离开了军营,回到了出生的地方建立了白虎城。
对于这些离开的能人志士,耶和华也没有施行什么限制的措施。
这些人中也有他的安排,全部撤离放弃洪荒大地,耶和华是不甘心的。
所以,耶和华决定化整为零,安插一部分钉子,作为在洪荒中的耳线。
耶和华也不怕天道会发现,与神庭存在因果牵连的人太多了,几乎所有人都是,天道不可能清算所有人。
尤其是天道,受到自身规则所限,无法亲自出手,只能借助他人的力量,如此更不可能做到清算所有人。
世上的事,就是最怕念叨,耶和华刚说“天道”,天道就来了。
伴随着第八量劫(凶兽量劫)最后一个元会到来,天地出现了变化,一种冥冥之中的感应,浮现在众生心头。
太行山,中央神庭,正在莲花池畔钓鱼的耶和华顿时心头一动。
耶和华收起鱼竿,来到了太行山的顶峰,目光看向四海八荒的天地。
片刻后,氤氲紫气弥漫苍穹,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灵气四溢。
因为神庭不作为,而出现的乱象,也是因此而被压制了下去。
高空之上,浮现出两只巨眼。
不管从洪荒的那个角落看去,都能感到那两只巨眼正在注视着你。
一只巨眼为紫眼金瞳,眼中散发着漠视的冷芒,混沌气息弥漫,大道神轮在其后浮现,正是无上的大道之眼。
另一只为紫眼银瞳,但相较于大道之眼要小上一些,玄黄之气弥漫。
天道法轮在其身后若隐若现,披靡众生的眼神,就像是在俯视一群蝼蚁,正是洪荒新生的天道之眼。与此同时,一股冥冥中的信息出现在众生心头,道明了此次的因果。
自即日起,天道将逐步接过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