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厂
第54章弹簧厂
颜红旗给高卫星使了个眼神,高卫星立刻站起来,代表杨木大队,感谢这几位同志,并暗示,会在商业局领导们面前多夸夸他们,杨木大队的弹簧厂能办起来,这其中有他们很大的功劳。
谁不知道高卫星是高副主任的公子?这一番话说得三人眉开眼笑,只觉这几天的心血没有白费,不说会不会因此得到好处,就说能得到高大公子的这番话,他们心里头也是暖的。
于是,接下来,三人的态度就更好了。
“咱们县里很多工厂都要用到弹簧,但,你们手工制作的弹簧,因为技艺、熟练度,所用钢丝硬度等问题,弹力系数可能不够,所以,给沙发厂提供弹簧最合适。沙发厂的弹簧是一个弹簧集群,弹簧的强度系数没那么统一,或者稍微差些,也都是可以的。”
这位干事说的话深入浅出,都是大家都听得懂的语言。他的话已经说完了,但瞧见一双双认真求知的眼睛,他觉得自己还得说些什么。他清清嗓子,接着说:“你们可以利用钢丝厂的废料,用简易的弹簧缠绕器,人工制作沙发厂所需要的弹簧,慢慢攒起家底。等家底攒起来,你们就可以从机械厂购买全自动的折弯机,来生产不同型号的弹簧,慢慢来扩大规模。”做什么项目,项目所需要什么原材料,原材料到哪里采用,用什么机器,机器到哪里采买,生产什么产品,产品销路如何,工厂将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这几位同志都给想好了,这都不是直接喂饭了,这是直接喂肉啊!钢丝厂那些废料的价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前两个月可以赊账,机器一台18元的价格可以忽略不计,几乎可以说得上是空手套白狼了!开办厂子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这么轻而易举就解决了,颜红旗舒心极了,再看高卫星的目光就更加柔和起来。
接下来,其中的一位干事又带了他们去机械厂。清远县机械厂一般生产的是中小型的农用设备、生产机械等,这次帮着杨木大队生产手工弹簧缠绕器,纯粹是面子情,十八块钱一台,利润不能说没有,但也很低。不过,这种小型的手动折弯机的制作也实属简单,派一位有经验的老师傅,很快就能做出来一台,现场给他们演示弹簧的制作过程。老师傅摇动把杆,一根根钢丝缠绕其上,很快,一截截弹簧就掉落下来。颜红旗捡起一截弹簧,上面还带着一点点的热意,看起来和五金商店卖的没有区别,这也太神奇了!
其他人也和她一样,纷纷捡起弹簧来把玩,嘴里头发出没见过世间的惊呼。老师傅就得意一笑。
高卫星手痒痒,跟老师傅要求自己也要操作,老师傅就站起来,把位置让给了他。
高卫星先掂了一下机器的重量,大概是二三十斤左右。他坐下来,摇动把杆,眼看着弹簧掉落下来,颇有些成就感。颜红旗等人接连体验了一下,都觉操作简单,普通的能干农活的妇女都能用。
大家伙对这样的机器都非常满意。
而跟清远县沙发厂的供货协议也签订得十分顺利。等签完了协议,颜红旗大手一挥,一下子就跟机械厂定了二十台机器。一周之后,二十台机器被大队车把式分成几趟,陆续拉回来。六道沟门村村口附近一座没人住的宅子被修整一新,将原本的三间房子都打通了,重新修葺了房顶、窗户,就成了弹簧厂的厂址。墙也是新垒的,门口处,用红砖垒成的墙垛子还未干透,但上面已经挂上了“杨木大队弹簧厂"的木质招牌。
随着最后一台机器被运进厂房里,一串鞭炮被点燃,锣鼓敲起,杨木大队弹簧厂正式成立了!
由知青怀向春担任了弹簧厂的第一任厂长,由张凤军担任副厂长兼会计。之所以让怀向春担任厂长,是颜红旗经过几次考虑,和苍阔、罗满霞、高卫星、刘良山等人商量过的。
不可否认的是,从首都来的这几名知青,不管是见识方面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比本村本土的人要更“闯荡”。
本地人所说的“闯荡"包含了多方面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大大方方,敢说敢做敢表现,有做事的勇气等等。
不管是颜红旗,还是刘良山、赵树明这些本地人,都是有心气的,不希望弹簧厂永远都只是个生产弹簧的小厂,他们希望弹簧厂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所以,这个厂长就需要有很高的素质。
选来选去,还是知青最合适。
而怀向春,是知青之中年纪最大,威望最高,也是在本村扎根最深,性格也稳当的一个,颜红旗挺看好的。
厂长、副厂长选好,招工工作也完成得差不多了。这次招工,男女不限,但颜红旗招的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初中以上只要报名就直接录取。
她这样做,第一是告诉大家,上学是有用的,不上学,本村的工都招不上。第二,她是要培养这些年轻人。弹簧厂的规模是要扩大的,这些人到时候就是厂里的管理人才。如果再开办其他工厂,也可以调这些人过去。农民相对于工厂的工人,组织性、纪律性、时间观念都要差一些。颜红旗要培养他们,拥有工人一般的素质。
对于弹簧厂只招年轻人的做法,杨木大队很多人都有意见。这阵子,刘良山家、牛德仁家、张凤军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