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伤得太重了
相比起齐连的健谈,秦回自始至终都沉默寡言。
他静静立在一旁,眼神深沉如水,望着屋内的两人,像是在注视,又像是在沉思。
宴菱本就不是多话之人,自进屋后便很少开口,屋中大多是齐连在说,时而轻声调笑,时而提及旧事,声音里带着几分熟络与亲昵。
可说着说着,他也慢慢察觉到了异样。
大哥始终只是听着,不作回应,仿佛一切都与他无关,神色沉静得过了头。
齐连微顿片刻,便顺势将话题收了回去,没有再多言。大哥向来如此,不轻易开口,若不是心中确有要事,是断不会来找自己单谈的。
起身告辞时,秦回道:“有些话要跟你说,你来一趟。”
齐连点了点头,随他出了门。
宴菱垂眸未语,送至门口便止了步,也未出声追问。
二人一道走入旁屋,秦回一手将门带上,动作随意,却隔出了外头所有的喧嚣。
门扉合上的瞬间,齐连心中忽而一动——
记忆中某段陈年往事悄然浮现。
那时他还年幼,兄弟二人也是这样并肩而行,肩上是风尘未褪,心中却藏着少年意气。那夜,他们在祖宅的书房里,对坐而谈,说着要如何让顽劣表兄吃个教训,说得眉飞色舞,笑声朗朗。
往昔如烟,转眼竟已过了二十年。
他轻轻叹了口气,走到桌边,低声唤了一句:“大哥。”
那一声虽轻,却带着沉稳的情意。
秦回应声抬眸,未曾绕弯,开门见山:“我来京中,是因谢家的事。”
“谢家?”齐连神色微变,立时坐正。
“谢三郎出现了。”秦回语气平静,眼中却有波涛暗涌,杀意如刀锋微现。
谢三郎!
那个名字,对他们兄弟而言,如同烙印。
昔年母亲为他治病解疾,原以为能换一份感恩,谁料他却引狼入室,谢家连同其他权贵,将秦家逼至绝地,父母惨死,血债深重。
那场浩劫后,谢三郎销声匿迹,再无人知其踪迹。
如今,竟传出他将在谢家祭祖之日现身!
齐连眉头紧锁,片刻后问道:“大哥,可要我做些什么?”
秦回语气淡然:“此事尚不必。若需你出手,我自会言明。”
兄弟之间多年默契,齐连点头应下,没有多问。
沉默片刻,他忽又道:“大哥,阿宁找回来了,你当真不觉得高兴?”
他看得出,大哥对宴菱的态度始终冷淡,若不是对自己也是如此冷淡,他甚至要怀疑,大哥对这位妹妹是否真心认同。
提及宴菱,秦回眼神微凝,沉默片刻,视线划过右手上的一道疤痕,方缓缓开口:“她的身份,你真的查清楚了吗?”
他曾被人利用“寻妹之心”,落入陷阱,连爱人都丧命了,经此一遭,他也派下面的人齐连望着他,语气坚定如初:“我查过了,确无差错。她确是我们母亲的女儿。”
秦回目光一敛,语声如风:“阿宁的事,我会交给江蔚去处理。”
听到江蔚的名字,齐连稍稍放心。
江蔚算是大哥的师弟,也算是半个传人了。
从江蔚的态度来看,他对阿宁也是呵护有加的。
大哥许是因为谢家的事,着急复仇,所以对阿宁没有那么热络吧。
齐连对此没再担忧。
如今他需要做的,是帮助大哥处理谢家的人。
-
宴家的案子,已经成了定论。
胡氏杀人夺女一案,除开胡嬷嬷当年留下的书信,已有宴菱的话语为证。
朝廷这边,就判了下来。
不仅把宴萧然的官职削了又削,连同胡晨阳也没落下,直接连官都丢了。
胡晨阳也不敢找宴家的麻烦,生怕自己再惹上什么事。
至于胡氏,那就更没落下,按照大晋律例,应当是流放边关。
不过眼下已是深冬,风雪封路,便是流放也要得等到明年开春路好走了。
整个宴家亦是愁容满面,连带府中逃跑的奴仆几人都没有心思去处置。
就在几人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和胡氏碰面时。
胡氏忽然被送了回来。
宴如弦赶忙去屋子外面接,把昏迷不醒的胡氏给抬了回来。
人从马车上面抬下来时,身上有着非常浓重的药味。
宴如弦看着浑身被包的结结实实,面色惨白昏迷不醒的母亲,当时愣在原地。
送胡氏回来的差役可不会给他发呆的时间,直接严声喊道:“愣着干什么?人你们还要不要?不要我带走了?”
宴如弦赶忙让下面的人把胡氏给抬进去。
等人抬到了院子里,下面的人忙活了好一通,原先陪在胡氏嬷嬷好一会儿才过来,站在宴如弦旁边支支吾吾了半天。
“把话说清楚…”宴如弦心烦意乱道。
那嬷嬷也不知道该如何说明白,只是让宴如弦去床边看看。
待人走到床边以后,那嬷嬷拿起胡氏的手。
原先手的位置被厚厚的纱布包着,包成一个大大的小圆包,没有手指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