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 第39章 流言四起

第39章 流言四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苏晨笑答:“主公,可是有好消息?”

“军师所言极是,刘备确命关羽助刘琦夺江夏,幸得军师早有筹谋,此地才未失于刘备之手,否则后果难料。”

曹操喜道。

以刘备之名望与江夏之储粮,加之孔明之智,一年之内足可聚十万精兵。

届时,除刘备便非易事。

见曹操振奋,苏晨轻摇其头,稍泼冷水。

“主公勿过乐观,刘备此人韧性十足,失江夏仅是权宜之计,时机一到,定会反击。”

“且刘备与刘琦合兵江陵,已有五六万之众,主公取江陵,难矣。”

“再者,江东按兵不动,难道不惧其联手?”

曹操闻言心震。

刘备已难缠,若孙刘联手,更是棘手。

曹操默然思索,却苦无良策。

他望向苏晨,问道:“军师,可有良策能瓦解孙刘联盟?”

苏晨轻摇其头:“联盟对他们有利,我亦无能为力。”

孙刘联盟之势已成,难以阻挡。面对曹操这一劲敌,孙权和刘备唯有联手,方为上策。

二者皆非泛泛之辈,自能明辨时局。

“此事颇为棘手。”

“江陵驻有五万至六万兵马,其中刘琦麾下三万荆州水军,加之江东水军,号称无敌,至少有十万之众,总计水军十五万。”

“刘备身为汉室后裔,声望卓著,一旦号召,必有众多响应者。”

“且此战于江东境内进行,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方。”

曹操陷入两难境地。

即便他坐拥荆州,步兵四十余万,水军二十余万,相较于孙刘联军,亦无显著优势。

本以为胜券在握,如今却胜负难料,天时地利人和皆失,战果亦难预测。

曹操军事才能卓越,一眼便看出孙刘联军的巨大威胁。

“军师,既联盟难以避免,可有应对之策?”

曹操稍感惊愕,随即恢复冷静。

此战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全力备战,战线已拉开。

“对策并非没有。”

苏晨其实不愿仓促应战。

攻取江东,需解两大难题:水军与疫病。

此前已向曹操提及。

解决这两点虽可避免大败,但取胜依旧艰难。

最佳之计是等待。

先稳固内部,休养生息数年。

最好能除去北方之患马腾,再全力对付江东。

但他深知,曹操耐心有限。

统一大业在即,曹操岂能久等?

此刻的曹操,正与昔日袁绍犯同样错误。

所幸,他较袁绍明智许多。

“主公可还记得官渡之战时,袁绍曾与主公麾下多人通信?”苏晨问道。

曹操点头:“自然记得,彼时我众多臣子皆有投靠袁绍之心。”

苏晨微微一笑:“此事易解,主公只需仿袁绍之举,向江东送几封示好之书信即可。”

曹操闻言,脸色一变,随即拍腿而起,目光震撼地望向苏晨。

“军师此计高妙!”

“若江东群臣皆收吾书,江东之人岂能无动于衷?”

“君臣生疑,谣言四起。”

“仅凭数封书信,便能搅动江东局势,此计真乃绝妙!”

曹操仿佛已预见江东之乱,此皆他所历。

昔日,除亲近谋士与家族将领,他对他人皆无信任。

孙权夺权之心明显,孙策虽逝,但其子孙绍尚存,且有支持者。

周瑜与孙策亲如兄弟。

孙权真正信赖者无几,更无掌兵之人。

若此时,他送书信于孙策旧部,言江东归降可立孙绍为主……

孙权岂能安稳?江东局势一动,孙刘联盟实力自减。

深思熟虑后,曹操激动地握住苏晨之手,诚挚道:“世人言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然在我看来,此二人之才,远不及军师一二。若得军师相助,吾定能扫平天下,终结乱世。”

苏晨白眼微翻,心中暗道刘备笼络人心之能无人及,没想到曹操亦不遑多让。但念及曹操昔日跣足迎许攸,亦觉情理之中。

“主公言重了。”苏晨道,“若无他事,我想小憩片刻。”

言罢,打个哈欠。

“好,不打扰军师休息了。”曹操道。

“我明日拟返襄阳,仅留夏侯惇率三万兵守宜城,归襄阳后,军师需多外出探查。”

“荆襄之地,人才辈出。”

曹操嘴角勾起一抹深长的笑,其意自明。

许褚即刻洞悉曹操战略精髓,立于其后,低笑响应,不时向苏晨眨眼,暗示其中微妙。

苏晨望着二人背影,摇头轻叹。

许褚,终被曹操同化矣。

次日,晨光初照。

曹操部署军力启程,夏侯惇为主将,于禁副之,领十万大军攻江陵,乐进、徐晃率三万兵守宜城,扼守襄阳要道,与夏侯惇遥相呼应。

曹操则携余部及民众返襄阳,部队外扎营,曹仁统管。

苏晨离营入城,赁屋而居,一边候黄月英、黄忠音讯,一边图增咸鱼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