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 > 第41章 混淆视听

第41章 混淆视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幸亏鲁肃了解周瑜的性格,否则真要怀疑他别有用心了。

江东的大部分兵马由周瑜统率,其功绩之大,令主公孙权心生不快也在情理之中。

鲁肃连忙为周瑜辩解:“主公,周瑜如此作为,定有其道理。

我返回时,还有人传言我北上投诚曹操,这都是因为民心未稳、军纪不严。”

“周瑜此举实为江东的未来考虑,也是为主公着想。”

孙权看了鲁肃一眼,脸色稍有缓和。

“子敬,我并非要责怪周瑜,只是江东此刻离不开他。”

随后对在场的文武官员说:“暂且不谈战事,等周瑜回来再做定夺。

你们先退下吧。”

众人遵命离开,孙权带着鲁肃进入内室。

“子敬,刘备那边的局势怎样?”

孙权虽拒绝诸葛亮入内,但那只是为了做给张昭等人看。

此刻无人,便无需遮掩。

“主公,刘备与刘琦驻守江陵,兵力超过五万,其中水军三万。”

“更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相助,加上刘备的声望和诸葛亮的智谋,主公若能得刘备相助,对抗曹操将如虎添翼。”

鲁肃说完,孙权点头赞同:“联合刘备抗曹本无忧,但我担心的是江东流传的谣言。”

“子敬可知?江东多位大臣私下与曹操互通消息。”

“如今吏治混乱,民心不稳,大臣们生怕曹操打来,这显然是曹操的离间之计。”

孙权面色凝重地说:

“子敬,我听说诸葛亮提及,此计是曹操身边的一位隐秘谋士策划的,连诸葛亮都多次败给他,我们必须尽早准备。”

鲁肃想起诸葛亮的话,连忙提醒:

“主公,曹操已有荀彧、程昱、贾诩等智囊,现在又添一人,连‘卧龙’都不是其对手。”

孙权立刻神色严峻:

“这场仗,棘手得很。”

“子敬,你快去请诸葛亮来,我要与他商议应对离间之计。”

鲁肃立刻拱手回答:“属下明白,主公,我马上去请孔明。”

“化解江东之危不难,我有一良策,可保安泰。”

见诸葛亮成竹在胸,孙权面露笑容。

“孔明请赐教。”孙权道。

“核心在于抉择。”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说道。

孙权皱眉思索,鲁肃见状,立刻代问:“孔明,何为抉择?”

诸葛亮微笑品茶,随手拿起几枚棋子。

“明公为江东之主,这五枚棋子便象征明公。”

“张昭、周瑜乃文臣武将之首,三枚棋子代表他们。”

“江东群臣、世家、太守、将领,则以两枚棋子象征。”

“其余众人,不过一枚或半枚棋子,甚至微不足道。”

“明公需做的是,将关键棋子纳入麾下,确保掌控。

至于其余,不过是乌合之众,无关紧要,明公可先置一旁,待击退曹操后再议。”

诸葛亮言罢,笑望孙权。

他确信,孙权定能领悟。

“先生真乃荆襄俊杰,听君一席话,如拨云见日。”

孙权眉头舒展,先前的焦虑随诸葛亮之语烟消云散。

他只需紧握军政大权,江东自会安稳。

即便有人心怀异志,也不敢轻举妄动。

人数虽多,却如一盘散沙,难成大患。

击败曹操后,这些异心者自会收敛。

如此,他又何必担忧?“其实,明公心中早有计较,只是未言明罢了。”诸葛亮轻摇羽扇,谦逊一笑。

孙权听后,对诸葛亮好感倍增。

刘备能有此智者相助,真是福泽深厚。

忽念一事,孙权问:“闻水镜先生有四大弟子,除孔明外还有三人。”

“如今孔明助刘备,徐庶投曹。”

“庞统之外,还有何人?”

孙权一时忘却第四人,望向鲁肃。

“主公,臣亦不知第四人是谁,世间鲜有其传闻。”

鲁肃摇头回应。

他久居江东,对北方名士了解有限。

“主公,另一位名为苏晨,曾在水镜山庄学习多时,后被逐出。”

“近闻他也已北上投靠曹操。”

诸葛亮淡然摇头。

“他在曹营多年无所作为,恐已泯然众人矣。”

孙权点头,不再提及苏晨,转而问:“孔明可知庞统现状?”

“士元游历四方,我已久未见他。”

诸葛亮答,即便知情也不会告知孙权。

孙权轻叹:“曹操真是幸运,先有诸多谋士,今又得隐秘智者,仅凭离间计便搅得江东不宁。”

“此人究竟是谁?”

孙权怒拍桌案。

“我有一计,或可使其现身。”

诸葛亮道,孙权与鲁肃皆看向他。

“孔明速说。”

鲁肃急问。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诸葛亮笑道,“此人隐藏曹营,我多次派探子也未得消息,想必他幕后操纵全局,不愿露面。

我们可设一计,混淆视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