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月英此刻在何处
两家联姻,黄家便能跻身皇室姻亲,声望必将大增。
……
“这……啊!”
刘备一时愣住,站在原地,满脸惊愕。
原来黄献相助竟是为了此事。
想与他的儿子订下婚约。
真是算无遗策。
若他日有所成就,基业将由刘禅继承,若黄家女能与刘禅成婚,黄家便有望一跃成为天下望族。
不得不承认,黄献志向远大,谋划深远。
尽管刘备心中百般不情愿,面对这提议,也只能点头答应。
毕竟,若黄献不再相助,庐江势力就足以让他头疼,更别说日后还需黄家支持。
“甚妙,哈哈!我亦有此意,令公所言,正中下怀。”
刘备脸上堆满笑容,似乎十分期待此事。
“如此甚好。”
黄献大喜,连忙说道,“我已为皇叔备好十万斛粮草,以解江夏之急。”
刘备暗暗吃惊。
庐江世家果然出手不凡。
五十万斛粮食,足供七八万庐江将士一年之用。
江夏数十万百姓,若勤俭度日,半年口粮亦有余。
尤为关键的是,这批粮草得来全不费工夫。
联姻之事,似也不亏。
刘备心生欢喜,笑道:“多谢令公鼎力相助,备感激不尽。”
“兄弟之间,何须客气?”黄献回应道。
刘备眼皮轻颤,但仍笑语盈盈,紧握黄献之手:“令公所言极是!”
二人相视而笑,情谊深厚。
黄、刘联姻的消息,在庐江郡引起轰动。
黄家势大,刘备又为汉室后裔,两家结盟,庐江世家皆震慑。
消息传出后,无人再敢滋事。
刘备原计划十五日撤出庐江,得黄家之助,八日即筹备完毕。
正午,刘备率军先行,辎重队伍随后。
七万余庐江将士,皆变身民夫,推车运物,车上满载粮草与府库财物。
诸葛亮曾建议留两万兵力守江东,府库留半数,然刘备未纳其言,而从庞统之计。
最终,庐江仅留三千老弱病残。
府库亦只余一成,余者皆被带走。
庞统言,此举虽或激怒江东,但总比至江夏两手空空为佳。
增强自身实力,方能让江东刮目相看,实现孙刘平等共处。
刘备深感此言有理。
唯有自强,方能获尊重。
故此次他几将庐江资源搜刮殆尽。
携庐江全郡之资,他欲治理江夏。
刘备展露枭雄本色,其决断之迅速,令人敬畏。
江陵城内,苏府之中,苏晨闻刘备之行,愣神片刻。此等行径,殊异往常之刘备。
历经诸多磨难,刘备似有蜕变。
不远处,孙尚香以长鞭击木桩,英姿飒爽,苏晨摇头不已。
自携甘宁归江陵筹备防卫,孙尚香首次来访,品佳酿,与苏晨对弈。自此,常来访对弈,亦借地习武。
苏晨念及孙尚香乃孙权之妹,身份尊贵,除暗中监视以防其逃,余事皆随其意。
孙尚香边挥鞭边骂:“刘备虚伪,可恶至极!侵我庐江府库,扰我安宁。什么皇叔,气煞我也!”
苏晨漠视鞭痕累累之木桩,继续与郭珠对弈。郭珠心不在焉,十局中苏晨胜七八。
“将军。”“我又赢了。”苏晨笑言。
“不下了。”郭珠推棋,幽怨望苏晨,转身向孙尚香:“公子,可否让尚香姐姐暂住府中几日?”
苏晨挑眉:“可以。”
心中疑惑,不知何时郭珠与孙尚香亲近至此。
“公子,我们告辞。”郭珠点头,与孙尚香低语。
二女面露喜色,回望苏晨一眼。
“苏甯宇,我走了。”孙尚香扬鞭。
苏晨眼皮微颤,挥手示意。
二人远去,又私语。苏晨倾听,仅闻数语,脸色古怪。
她们计划组建女兵队伍,意在捕获刘备以立功,孙尚香更欲借此重返江东。
苏晨暗自赞叹,这两位女子胆识非凡,竟生此念。
“苏公子,曹仁将军到访。”
二人离去不久,黄叙进门通报。
“快请。”苏晨吩咐。
随即,曹仁大步流星入厅,笑道:“苏祭酒好雅兴,特来讨酒一杯。”
苏晨轻笑,为曹仁斟酒,随后问道:“曹将军此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哈哈,逃不过苏祭酒法眼。”曹仁一饮而尽,笑道,“刘备已驻江夏,拥兵七八万,粮草充沛,江夏局势将稳。而江东大军直指庐江,以江东之力,取庐江或先于刘备。”
“如此,苏祭酒之计岂不无效?”曹仁面露疑惑。
既失江夏,又助刘备与江东,江陵更陷危境。苏祭酒是否已束手无策?曹仁以质疑之目视苏晨。
“曹将军勿急。”苏晨深知曹仁之疑,但一时难以详述,只道,“此乃长远之策,非短期可见成效。”
“且弃江夏,可增江陵守备。”
“江陵现有兵马六万余,对抗孙刘,岂不更为从容?”
曹仁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