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别轻举妄动
曹操处。
几人身穿华服,负手而立。
当中的正是曹丕。
此刻,曹丕目露精光,紧盯着被曹操牵着的苏晨,回头低声问身后之人“仲达,父亲当真要为苏晨赐婚?”
“必然如此!”
曹丕身后之人身着灰衣,发丝散乱搭在肩头,低眉敛目,双手藏于袖间,一副慵懒模样,略显随意。
此人便是司马懿,字仲达,河内司马家中最不起眼却最睿智的那位。
听到司马懿肯定的答复,曹丕皱眉沉思“观他所作之事,果然非同小可。”
“可父亲此举,是否值得?”
曹丕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就连上任军师祭酒郭嘉,也从未得过如此厚遇。
郭嘉生性洒脱,不愿受制于外界约束,这也是原因之一。
以曹家如今的威望与地位,能进入曹府的,必是门第高贵者。
而愿意主动攀附并与曹家结亲者,在过去,可以说整个天下都不易寻觅。
但如今这样一个人出现了。
原本曹丕还打算等父亲仙逝后,借由他的助力治理江山,然而一旦此人融入曹家,便成了曹家人。
这样一来,家族内部再无尊卑之分,仅存长幼序列。
到那时,他对苏晨的信任或许会动摇。
毕竟历史上因外戚干政而导致权倾朝野的例子屡见不鲜。
大将军何进便是典型代表。
“值得!当然值得!”
司马懿眯着眼打量苏晨,既忌惮又恭敬地拱手道“丞相谋划长远,绝非仅仅着眼于眼下这片天地。”
“此话怎讲?”
曹丕困惑,将疑问投向司马懿。
“嘿嘿……”
司马懿低哑一笑,靠近曹丕身旁,压低嗓音说道“二公子,丞相垂涎的并非大汉江山,而是曹家天下。”
“这世间,上至苍穹,下至大地,尽在丞相心中。”
说着,司马懿轻拍曹丕胸口。
曹丕浑身一颤,疑惑地瞥了他一眼。
“仲达之意是……”
司马懿急忙竖起手指示意噤声“切勿言明,二公子谨记!”
曹丕深吸一口气,按捺住心头悸动,点头答道“我懂。”
随后,司马懿稍退半步,低下头去,以免旁人察觉其神情。
若有人窥见,定会发现,司马懿那混浊的眼眸中透出几分阴冷,宛如毒蛇伺机而动。
站在曹丕另一侧的锦衣男子,则嘴角微扬,似有深意。
“二兄,此人若入曹府,咱们日后究竟是姓曹,还是姓苏?”
许昌城里,敢这般戏谑称呼曹丕,并与之平辈论话的,唯有曹操第四子——曹植。
相较曹丕的低调谨慎、行事中庸,曹植以才名闻名。
许昌贵胄子弟中,但凡有些名望或才能者,无不与曹植交好。
论品行操守,曹植甚至略胜一筹。
曹丕转身看向曹植,这位胞弟向来不安分,岂能等闲视之?
他浅笑,问道“四弟有何见解?”
二人对视片刻,曹植忽然大笑“愚兄不明所以,想来二兄心中已有成算,不愿告知也罢,怎又反问于我?”
曹丕也憨态可掬地回笑“四弟过虑,二兄亦无把握。”
“况且父亲尚在,此事何须挂怀。”
曹植怔了怔,笑意愈发浓烈“二兄所言极是,父亲健在。”
谈及此处,他余光扫过曹丕身后之人的身影。
司马懿出身于河内世家司马氏,才华出众,即便曹操屡次诚邀其出仕,司马懿皆以婉拒回应。
最终,曹操动用了强硬手段迫使司马懿入仕,这才勉强让他加入了曹营。
然而,此刻的司马懿与曹丕关系密切。
曹植此举显然是在暗示曹丕试图拉拢曹操看重的贤才,显然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同时,他也在嘲笑曹丕,在曹操健在时就玩弄这些小把戏,实属可笑。
曹丕的眼神微微闪动了一下,既没有愤怒,也没反驳,只是点了点头后便沉默下来。
“哼。”
曹植自认为没错,转身向旁边走了几步,这时一位面容俊美、衣饰华贵、气质儒雅的年轻人走上前来。
“四公子,似乎与二公子起了不小的争执?”
曹植回过头,脸上浮现出几分笑意“原来是德祖。”
“哈哈,你也知道我二哥那脾气,我跟他争了几句而已,小事一件,不必放在心上。”
曹植这般客气是有缘由的。
因为眼前这位正是弘农杨家未来的栋梁——杨修。
弘农杨家乃显赫家族,杨修追随曹植,自然支持他争夺那个位置。
如此关键的门客,曹植怎会不尊敬?
毕竟,曹丕身边已有司马懿,若自己身边没有一个能撑场面的人,岂不是让人耻笑?
这对骄傲的曹植来说,绝难容忍。
“嗯。”
杨修为人聪慧,即便曹植不说,他也大致能猜到。
但他此刻的兴趣并不在此,而是饶有兴趣地将目光转向曹操身旁的苏晨。
“四公子,丞相此举,是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