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愚忠
荆襄一役,苏晨率六万大军击退孙刘联军十二万大军,早已彰显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和谋略智慧,这次西凉之战,自然少不了他。
于是,厅内几双目光齐刷刷投向苏晨。
连曹操也望了过来。
苏晨心中满是无奈,他瞄了荀彧一眼,实在搞不懂对方为何一直针对自己。
不错。
正是针对。
别以为刚才荀彧对他大加赞赏便是真心实意。
若他能打败西凉铁骑,倒也罢了,可一旦此战落败,之前的所有胜利都将化为乌有,世人只会认为他侥幸击败了孙刘联军,本身并无真才实学。
这对他的名声可是巨大的打击。
因此,荀彧的举动堪称阳谋,让他想拒绝却又无法拒绝。
“荀令君,你虽是大汉忠臣,但若你执意与我过不去,以后休怪我不讲情面。”
苏晨向来不是好惹的角色。
有仇必报,有怨必偿。
此刻,荀彧的行为无论出于何意,都已经被列入了他的黑名单,只等日后清算。
“军师,你有何见解?”
曹操静观片刻后问道。
“丞相,兵法云兵无常势,如今敌我未战,我对西凉铁骑的底细尚不明确,不敢妄下定论。”
苏晨摇头,没有多言。
即便心中有所思虑,此时也不能表露出来。
该低调时必须低调,绝不可锋芒毕露。
更何况,马超的八万西凉精锐并非易与之辈。
而且马超此次虽率八万大军而来,日后完全可以增兵,以西凉现有的兵力,凑齐二十万并非难事。
这般规模的军队,稍有不慎,就能直逼许昌。
想想历史中,曹操曾被马超追得割须弃袍,便知西凉兵的厉害。
曹操点头。
当前局势,苏晨确实不便多说。
“哈哈,苏祭酒太过谦逊了。”
荀彧微微一笑,“若连苏祭酒都不敢发表意见,我们这些人岂不是只能沉默?”
苏晨眉头紧锁。
荀彧这是怎么了,为何总是针对自己?
正欲反驳,却听曹操无奈地摆手道“罢了,既然大家都没有明确的意见,那就先整军出发,行军途中再商议吧。”
他不得不挺身而出,否则局势再这样发展下去,他手下的两位关键谋士恐怕就要直接对立了。
这并非他所愿。
“文若,你驻守许昌,长文、文和二位随行辅助。”
曹操扫视着荀彧、陈群与贾诩三人,吩咐道。
贾诩虽非内政强手,但他智计百出,留在许昌可制衡宵小之辈。
至于荀彧和陈群,他们擅长治理内务,此番留守亦能稳住后方。
程昱虽然也是内政高手,但他对己最是忠诚,必须随行。
加上军师祭酒苏晨,这些人才已足够应对大局。
“遵命。”
三人齐声应诺。
“子孝、元让各率半数兵力随我出征。”
“其他武将中,凡不在许昌者,皆随军前行。”
曹操如此部署,实因西凉兵势汹涌,普通步卒恐难抵挡。
也只能多带将领同行,以备不测。
“是!”
曹仁、夏侯惇躬身领命。
“都去准备吧,午时发兵。”
曹操挥了挥手。
……
众人各自散去。
苏晨也需返回收拾行装,时间紧迫,所以他步伐匆匆。
然而刚出丞相府便被拦下,抬头一看,竟是方才还在府中的荀彧。
尽管他对荀彧存有疑虑,但表面上仍保持着恭敬,拱手笑道“荀令君阻我前行,可是有何要事?”
“边走边谈。”
荀彧指了指街道,微笑着邀请。
“请。”
二人步入街市,几名随从则远远跟随。
“听闻苏祭酒曾为水镜先生弟子?与诸葛亮、庞统同门学艺?”
荀彧缓步而行,忽地问道。
“确有此事。”
苏晨坦然承认。
既然此事已是公开的秘密,隐瞒也无意义,倒不如直截了当。
“诸葛亮、庞统追随当今皇叔,为何苏祭酒却选择北上投效丞相?”
荀彧似有所指。
苏晨眉梢微扬“荀令君此言何意?”
“呵呵,我只是好奇罢了。”
荀彧笑着说道,“水镜先生曾说过,得卧龙凤雏之一便可安定天下。
那刘备两者兼得,却屡次败在你手上,或许苏祭酒才是真正的‘真龙真凤’吧?不然怎会压制得住诸葛亮和庞统呢?”
苏晨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眯着眼审视了荀彧一眼。
他终于明白了荀彧为何要针对他。
从刚才的话里可以看出,荀彧分明是在暗示他有“真龙”
之相,将来可能会成为危害大汉的权臣,甚至取而代之,建立新朝。
不得不承认,荀彧的想法未免有些多余。
即便他目前没有称霸天下的打算,即使有了这个念头,在曹操健在时,他也绝不会有任何越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