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第42章【42】
【42】/晋江文学城首发
小吕公公带着消息回宫复命时,已近傍晚,恰好文宣帝忙完政务,也来了凤仪宫。
得知景王夫妇答应此次一道前往骊山,原本并不抱期待的郑皇后难掩惊喜:“那可真是太好了。”
一旁的文宣帝坐在铺着明黄色云锦软垫的紫檀木长椅上,指尖轻轻摩挲了两下杯盏,也笑了声:“没想到你这位表妹真有些本事,往年你与母后一请再请,也无法叫他松口。如今娶了新妇,倒多了几分人情味。”郑皇后也没想到云冉竟能说动景王。
其实她此次派人去请,面上说是邀请“景王夫妇"一起,其实心底更盼云冉一人来最好。
她与景王这位小叔子算不得熟悉,且因着一些不可明说的缘故,她对景王感观复杂,只想尽量避免与他来往。
但对云冉这位姑家表妹,她却真心喜欢,想叫上她一路做个伴。没想到小姑娘个头不高,本事不小,竞真能撼动冰山,叫顽石点头。只是一一
郑皇后稍敛面上笑意,觑着长椅上那淡淡浅笑,却瞧不出真实喜怒的锦袍男人:“夫妻俩正值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璟弟虽性情冷僻,对枕边人总有几分温柔小意。”
“英雄难过美人关。”
文宣帝笑笑:“朕这个小弟也是长大了。”郑皇后拿不准文宣帝的情绪。
夫妻多年,旁的事她都能猜出文宣帝的心情,唯独与景王有关的事上,毫无头绪。
这个时候,她选择沉默。
文宣帝也感受到皇后的沉默,朝她伸出手:“来朕身边。”又扫过殿内一干宫人:“都下去吧。”
郑皇后走到文宣帝身旁坐下,宫人们也都垂着脑袋,轻手轻脚地退下。偌大华美的凤仪宫内一时格外静谧,只偶尔听得北风刮过窗纸的案窣声。“景王愿意出门,这是好事。”
文宣帝拍了拍郑皇后的手背,嗓音温润而轻缓:“母后若是知道这喜讯,今年应当也会随我们一道去。多好啊,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谁也不落下谁。”郑皇后牵出一抹浅笑:“陛下说的是。待会儿臣妾就派人将这喜讯告诉母后,再派人去骊山行宫仔细检查一二,确保万寿殿和飞鸾殿都收拾妥当,万无一失。”
赵太后从前是十分喜欢泡温泉的。
年轻的时候,随先帝一道去,是恩宠与尊荣。等文宣帝登上皇位再去,则因她在昭德之乱落下的病根,一到冬日就骨头疼,泡温泉能缓解一二。
文宣帝是孝子,给赵太后安排的万寿殿是行宫最华丽的殿宇,周围环绕着好几处泉眼,十分便利。
可自从景王回朝,赵太后便再没去过骊山行宫一一原因无他,景王不去,赵太后舍不得幼子独自在长安,便也不去了。为此,当年刚嫁进来不久的郑皇后还劝过赵太后:“璟弟已非幼童,在王府中自有奴仆们照料,何需母后这般惦记?”还有半句话她藏在心里没敢说,那就是“便是您老人家留在长安,景王一个月也不见得进宫两回,您留着有何意思?”郑皇后记得很清楚,当时她问完那话,赵太后目光幽深地盯了她许久。作为历经三朝,几乎除尽了先帝后宫与子嗣的女人,赵太后不但有一副绝美容色,更有一双能摄魂震魄的眼睛。
就那一记无声的注视,顿时叫郑皇后背脊生寒,几欲跪下。只是不等她跪,赵太后慈爱笑了声,仿佛方才那一丝冷戾只是她的错觉。赵太后道:“你还年轻,等你当了母亲,便知孩子无论长多大,哪怕两鬓斑白、步履蹒跚了,那在当娘的眼里,也还是孩子。何……”沉默了许久,她才道:“他已经被落下了一回了,哀家岂能再留他一人?”郑皇后闻言,只觉赵太后一片慈母心,遂没再劝说。倒是文宣帝又去劝了一回。
母子俩也不知说了什么,最后文宣帝铁青着脸出来一一那是才成婚不久的郑皇后,第一次看到皇帝生气。她一直觉得她温润儒雅的夫君是不会动怒的。那夜她试图当一个贤惠妻子,宽慰夫君,还将赵太后说的那些话与文宣帝解释了。
却也不知道哪里触到他的逆鳞,他推开她:“皇后自己歇吧,朕回紫宸宫。”
那一天,她彻夜难眠,不知自己哪里错了。直到前往骊山,关系才算缓和,那日的不愉快也被两人心照不宣地揭了过去。
六年过去,郑皇后虽然已知症结所在,但提及景王时,她还是本能地小心心小心再小心,免得又惹得文宣帝不快。
譬如现下,她小心翼翼地提起万寿殿和飞鸾殿,全程都觑着文宣帝的脸色。文宣帝握着皇后的手,笑道:“你不必如此紧张,时隔多年,母后能再去骊山行宫,朕欢喜还来不及。至于景王.……”似是想起一桩旧事,他深眸飘忽了两息,扯唇道:“朕记得昭德之乱发生前,父皇答应过,来年冬日会带朕和阿璟一起去温泉宫,还答应要教……教我们兄弟俩骑马猎兔子。”
明明已过去了这么多年,文宣帝却无比清楚地记得那一日。穿着一袭簇新红袍,宛若个鲜亮红封的幼弟跑来了东宫:“哥哥,哥哥!他仰着跑得通红的小脸,一双与母后那般相似的漂亮黑眸亮晶晶望着他:“父皇答应我,明年带我们一起去温泉宫了。父皇还说要送我一匹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