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 > 卷一第88章 我买的多啊

卷一第88章 我买的多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哎,您老放心!我尽量给您换东西,到时候先让您过目。”王右军小鸡啄米似的点头,眼中的兴奋和激动难以掩饰。

张学强点头道,“你看着办,我信你。”

话题一转说道,“我在你舅那边定了一些酒,这两天你帮我盯着点!”

这年头通讯是真不方便,别说通讯软件、手机,就连公话都少得可怜。

张学强琢磨着,是不是让樊子君申请个电话,学习社里装个电话也勉强说得过去,实在不行就弄成公话,算是街道的。

“您就把心放肚子里,我一天一个电话催他,他要是办不好,我就去姥娘门上闹!”这小子拍的胸脯嘭嘭响,眼珠子瞪得滚圆。

张学强都担心他拍坏了肋叉子,急忙抬手制止,“行了,别拍吐血,你们店里有没有进口手表,我想弄一块玩玩!”

王右军脑袋摇得像是拨浪鼓,“那可没有,最好的就是上海,您要是不急,我慢慢帮您打听着?”

张学强摆手道,“算了,我自个去转转,回见吧,有事去茶馆!”

王右军忽而一拍脑门喊道,“张爷,您要是不嫌弃旧,可以去委托店啊!”

他上前半步,低声道,“那地方藏货多,上次我瞧见一块梅花表,八成新,才要三十块,要不是我钱不够,早拿下了,您去瞅瞅,保不齐有惊喜啊!”

解放后京城的委托店可不少,它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会儿物资紧俏,国家鼓励废物利用,委托店就成了老百姓调剂余缺的地方。

家里用不着的旧物能卖钱,想买实惠东西的也能在这儿淘到便宜货,算是特殊年代里很实用的民生设施。

张学强听行里人说过,在这年头,有人从委托店里淘换到了不少好玩意儿。

他立刻来了精神,抬头看天,太阳还没到头顶,离着吃饭还有一会儿,现在去逛逛委托店还来得及。

张学强偏腿上了车,扭着车把道,“最近的在哪儿?我平时还真没留意过!”

“东单、西四,都有,稍微有点远!”

王右军往西南方向一指,“最近的就是菜市口了,路边有两家,您骑十分钟就到!”

张学强做了个OK手势,车铃铛按得叮当响,摇摇晃晃直奔西南而去。

灰墙斑驳的胡同口有一家委托商店,平房单扇门脸不大,木头招牌上,利民委托商店几个字被风雨浸得发暗,推门时折页咔嗒一声像是多久没上油,惊的张学强手一缩。

他站在门内愣了愣,一眼看去,店里比他想象的挤,十几平米的空间中,货架摆得密不透风,旧自行车的三角架擦着搪瓷缸子,掉了漆的暖水瓶和断了弦的二胡并排站着,空气里飘着旧木头、灰尘和淡淡雪花膏混合的味道。

黑黑的木框玻璃柜台后坐着个戴老花镜的大爷,中山装袖口磨出了白边,正低头用红绳捆一摞旧书。

淡蓝色书皮上‘1965年高考复习资料’的红色宋体字十分惹眼。

“同志,卖东西?”大爷头也没抬,手指在书页间捻了捻,像是在数钞票。

张学强盯着那摞书,眼睛一亮,这十几年前的旧书,现在跟废纸一样,可是等今年十月份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公布,这就是金叶子啊,多少人兜里揣着钱都买不到!

这书要是送给楚青青,她还不高兴的跳起来?

嗯,先不急着问价,他随口答道,“我随便看看,大爷您忙,我看上啥叫您!”

大爷哦了一声,继续捆扎别的书籍。

张学强扫了一眼,多数都是跟学习有关的资料,一摞摞地摆在旧铸铁炉子旁边。

看来这委托商店什么都卖啊,不过都是旧货,最新的东西也就是大爷刚长出的白胡子茬了。

张学强先看向柜台,价值高的东西应该都在里面呢。

昏暗的灯光下,玻璃后面的东西也显得那么的陈旧,仿佛蒙上一层细细的尘埃。

手表、相机、半导体收音机,甚至还有几件金银首饰反射着微弱的灯光。

忽然一块手表落入张学强的眼中。

银白表盘带细纹路,指针细细的,表壳圆圆的有点厚,棕色皮表带磨得发亮,透着股老物件的温润劲儿。

表盘12点下端有劳力士loo和小皇冠,表圈是标志性狗牙圈,表带扣上也有微小的皇冠标志。

张学强眼中透着火热,这是一九零八款的老表,从暗黄色的表壳看,含金量不低,好东西啊!

必须拿下!

“大爷,您这里还有金子卖啊!”张学强开始搭讪。

先旁敲侧击,等会儿再绕到主题上,这是古董行的老规矩,张学强也养成习惯了,即使这国营委托商店都是明码标价,他也没改变。

大爷放下了一摞旧书,探头看了看张学强指的一枚金戒指,随手敲了敲柜台上贴的一个带着银行标志的纸片。

“我这可是有银行给的正规手续,怎么你相中了那个金嘎子?可不便宜啊!”

张学强呲牙道,“人家给我哥介绍个对象,这不快谈成了,可女方除了要三转一响之外,还要个金嘎子,哎,三十多块一个月工资,真不便宜!”

他向前趴在柜台上,压低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