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皇极殿大学士(下)
朱慈炅并不关心二王在民间的风评,回头对房袖吩咐道:“房尚仪,给朕一杯鲜果汁。”
房袖站起来,道:“葡萄昨晚我吃完了,只有西瓜,方公公说还没熟透,要摘吗?”
朱慈炅和刘一燝都愣住了,朱慈炅无奈道:“那算了,给朕一杯白开水。”
待房袖出殿,刘一燝投来询问目光。朱慈炅小声道:“圣母表妹,朕姨母。刚进宫,没规矩,先生见笑了。”
刘一燝莞尔一笑,殿中气氛瞬间缓和。
刘一燝不想再和朱慈炅论政了,于是问道:“陛下御案牛雕颇见攻力,莫不是先帝手段?”
朱慈炅也露出濡慕之色,小手摸着牛角,“朕属牛,父皇是希望朕像牛的。可惜,朕只说了一句天子犁四方,就被来先生阻止了,刘先生也会阻止朕吗?”
刘一燝突然感觉自己判断失误了,见皇帝才是今天的最大考验。挤着笑容,“不会,臣会誓死追随陛下。”
朱慈炅眼睛一亮,老刘这句表忠心,不管是随口敷衍还是真心,这一定是他今天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朱慈炅突然转头盯着刘一燝,“算上朕,刘先生已经效忠了我大明四代天子,真真难能可贵。朕尚幼,以刘先生看来,历史上众多天子,朕应该向那位学习?”
刘一燝稍微放松了下,微笑道:“陛下近可学仁庙,远可学汉文。”
朱慈炅摇摇头,“汉文?朕以为汉文太狭,不用晁错可称无为。以先生看来,晁错之功可否死谥文正,配享太庙?”
刘一燝脑门瞬间出汗,吃惊的看着小皇帝,“晁错?陛下欲学汉景?”
朱慈炅微笑摆手,“朕记得半阕沁园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刘一燝瞪大眼睛,今天有太多意外了。恍惚间,“日月重光”那四个字竟似散发着光芒,照耀着御座上的小天子。“好词,好气魄!”
朱慈炅不语,示意王坤将御案上的那摞文书最面上那本拿给刘一燝。
刘一燝双手接过打开一看,差点吓爬下,头上乌纱帽都歪了。心里的念头翻江倒海,但似乎也被设计内容吸引快速翻看。
刘一燝连房袖回来都没有注意,小皇帝接过房袖递上的白开水。嗯,温热的,小姨妈这次表现还不错。
喝完水,见刘一燝差不多看完了,便缓缓开口:“先生可以为朕推荐一个晁错吗?或者先生自为之?”
刘一燝低着头,缓缓呵上文书,第三次跪在地上,须发微颤。
“陛下圣明,晁公之忠烈千古罕见。然汉景削藩,七国汹汹,非独晁错一人之谋,实赖周亚夫持戟、袁盎斡旋,方能功成而谤消。”
略微停顿,抬头直视小皇帝。
“臣老迈,若为晁错,恐无周亚夫可托身后;若荐晁错,则朝中谁人可作袁盎?”
说完便深深的把头埋下。
朱慈炅说不上失望,童音平淡的传出:“朕之藩策皆在皇家资产管理总公司,其总理职位之重,唯皇极殿大学士可任。刘卿真不考虑下吗?”
刘一燝稍微犹豫了下,把乌纱摘下,在地上磕了三下。
“陛下圣虑深远,老臣惶恐。昔年孝宗皇帝置皇庄,本为贴补内帑,然正德间竟成刘瑾敛财之器,致天下谤声。今‘皇家投资总公司’总理之职,掌钱粮而涉藩务,非张江陵之胆略、徐华亭之圆融不可为。老臣无能。”
朱慈炅冷笑一声,神色冷漠。
“朕听闻南昌梓溪刘氏源远流长,以丹朱为始祖?朕又听说丹朱是华夏棋祖,朕刚才和刘先生聊到汉景,先生对于少年刘启掀棋盘的事如何看?朕可比刘启还小呢。”
刘一燝哑然,脸色一下变得惨白,冷汗直冒,他听懂了小皇帝没有出口的意思。
用名相邀,以利相诱,生死相挟,这是三岁幼帝能干出来的事?
再回想那文书中的设想,环环相扣的计划,刘一燝突然发现,小皇帝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而一但成功,青史都要重写刘一燝之名。而他需要承担的风险,无非是为小皇帝承担骂名。至于士林,也未必全是反对,大明国势为之一转都有可能。
刘一燝整了下身上红袍,开口道:
“陛下圣学渊深,老臣叹服!丹朱事尧,本为储君,然《尚书·益稷》载其‘傲虐是作’,舜帝犹授其‘弈棋以驯心性’,此圣王教化之仁也;孝景少年,棋盘溅血诚然刚断,然七国之叛后,班固犹评‘削之过急’。”
又抬头直视小皇帝,双手虚托如奉棋局。
“今陛下以冲龄继大统,有尧舜之资、汉文之智,若肯效光武‘退功臣而进文吏’——老臣愿化身为楸枰,与陛下弈一场‘君臣相得’的珍珑局。”
朱慈炅笑了,天真烂漫,似乎和刚才的冷漠不是一个人。
“王坤,还不快扶刘老先生起来。”
走下台阶,捡起地上乌纱,踮起脚尖,亲手帮刘一燝戴好。又亲手端起茶几的茶盏,亲口品了一点。
“还好,尚温。刘老先生请用,这茶凉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