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陈刘之争?出乎意料【6k】
杨赐的话让杨秉也有些心动。
下一个陈氏!
这样子的话语谁能够不心动呢?可以这样子说,若是告诉一个人,他的家族有机会成为下一个陈氏那么天下百分之九十八的家族都会兴奋的不能自已!
除了两个!
一个自然是陈氏自己,另外一个则是皇室。
或许在他们的眼里,皇室的威胁力和统治力不如陈氏,但对于皇帝来说,皇帝的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才是最重要的!
皇权,至高无上!
杨秉缓缓的吐了口气,平缓了一下子自己的心情,而后轻声开口说道“那边静候改变吧。”
他眯着眼睛,眼眸的深处激荡起来些许的波澜,那些波澜的背后全都是算计。
杨氏做了陈氏那么多年的追随者,为何就不能够借助着这个机会,将陈氏踩在脚下呢?
&nbp;
怀揣着取代陈氏梦想的不仅仅是弘农杨氏,还有汝南袁氏。
袁氏这个家族是在最近这一段时间才起来的,准确的是是在当年的和帝之后才缓慢发展起来的,发展到现在也就是一个四世三公而已。
具体为什么发展起来?
当年的和帝想要寻找几个家族制衡陈氏,但是找到最后才发现,有名有姓的大门阀们全都不愿意和陈氏为敌,甚至还都和陈氏站在一起。
和帝为何分化世家阵营,所以特意扶持起来了一个袁氏。
他给予了袁氏注经“尚书”的权力,由此分走了一部分儒家的注经权,而随着这个注经权的诞生,一个庞大的门阀世家缓缓站了起来。
当然,最开始的时候,袁氏别说和陈氏相比了,就算是和一些三流的权贵世家相比也是差了不少的。
但是当皇帝的政策不断而又坚定的倾斜袁氏了之后,袁氏的权力和势力就渐渐的发展起来了。
更重要的是,几乎也是在和帝的这个时期,陈氏的退守“固守”策略也是正式开始了,陈氏在和帝之后,就没有再出现过惊才绝艳般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袁氏能够发展起来的一大原因。
此时此刻,袁氏府邸。
袁汤的神色阴沉,他低声说道“如今,陈氏突然之间返回京都,一定是想要争夺权柄!而最可恨的是,他们此代的家主并不是个蠢货!”
“他来京都的这一路,所做的事情,所宣扬的思想,全都是立足大义!”
“等到他到了京都的时候,他身上的大义之名将会达到最为鼎盛的状态!如此一来,谁都没有办法动摇他的位置了。”
“丞相之位空缺多年,如今陈氏的这位官渡公想要争夺丞相之位,只怕是易如反掌”
袁汤深深的叹了口气,只觉着心中有些许无力。
他好不容易在陈氏不在的时候做到了如今的这个位置,怎么能够允许有人在这个时候将他们袁氏的位置硬生生的抢走?
可是他不甘心,又能够如何呢?
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就是陈氏!这就是官渡公!
一旁的袁隗神色微微皱了起来,但多少还是能够保持平和的,他没有他父亲这么的愤怒,反而以一种近乎于诡异的理智说道“父亲,陈氏只怕是看不上这个位置的。”
他淡淡的说道“您觉着陈氏这位家主此次前来是为了争权?在我看来,陈氏绝对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决定。”
袁隗的神色中闪烁着精光,他较之他的父亲来说,更加聪慧。
“您想一想,陈氏从当年光武帝时期一直到如今的策略就知道了。”
“他们若是在乎这个位置,一开始在光武帝时期就不会退隐——他们若是想要霸占丞相的位置,谁能够有意见?”
“是当年指着洛水而誓的光武帝?还是后来的明帝、章帝?他们都不是陈氏的对手。”
“当年,陈氏携金刀之谶的余威,帮助光武帝再创大汉,这已经是天大的功劳,导致光武帝只能够说出“刘与陈,天下共”这样的话语。”
“在孩儿看来,陈氏的打算便是将自己与大汉“剥离”开来,这些年来他们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只是,大汉近乎四百年的时间内,陈氏从一开始就和大汉粘连的太紧密了,不好分割,从当初的武帝时期开始,一直到如今,已经两百多年了都没有完全分割成功!”
“但”
袁隗看向面前的袁汤“但,也只差一步了!”
他的眼眸闪烁“您觉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陈氏会顺水推舟,将自己与刘氏的紧密彻底切割开来,还是会放弃自己百余年的策略,再次贴上来?”
袁汤面容上带着些许惊骇之色,他皱眉说道“次阳,你的意思是,陈元这一次来不是为了抢夺权力,反而有可能是与大汉彻底划清界限的?”
袁隗微微点头,而后又摇头“不,不是彻底划清界限,而是将陈氏与刘氏彻底划清界限。”
他的脸上带着从容以及些许的笑容。
“在光武之前,陈氏就在努力做这件事情,他们也差点成功了——因为当时的冲帝刘询违背了刘氏当年先祖的盟约,没有追封陈况为王爵殊荣。”
“所以后来王莽篡汉,陈氏没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