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你好,我是云玉瑶,在星城工作,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我饿了。”
云玉瑶大大方方地让王诩看了好几眼,方才脆生生开口。
“怪我,招待不周,招待不周啊。”王诩立即回过神来,歉意自责了一句,立即领路去吃饭。
考虑到云玉瑶舟车劳顿,晚饭就在酒店里解决。
金明安排的是一个私密性很强的小包间。
“看看有什么想吃的。”两人落座,王诩将制作精美的菜单递到云玉瑶面前。
云玉瑶简单翻了翻菜单,点了三菜一汤“先这些,不够再加,别浪费粮食。”
“这里的菜份量都比较少,三个菜不够吃的。我再加两个吧,放心,绝对光盘。”王诩从云玉瑶手里拿回菜单,添了两道淮扬菜。
一道是清炖蟹粉狮子头,另一道是平桥豆腐。
云玉瑶没有开口反对。
她只是不喜欢浪费食物,可不想连饭都吃不饱。
点好了菜,一旁候着的金明自去通知服务员,没再进来。
上菜还有一段时间,闲着也是闲着,王诩和云玉瑶便聊起了天。
两人选的话题挺有意思。
他们既没有聊商业上的事,也没有聊航空航天,而是聊起了电影。
从1905年的上海滩到香江再到好莱坞,从李小龙到成龙到李连杰,从奥黛丽赫本到玛丽莲梦露到苏菲玛索,从《星球大战》到《机器人瓦力》到《et,》……
两人想到哪里就聊到哪里,彻底敞开来,一点也不拘泥,很有共同语言。
从饭前到边吃边聊,再到饭后散步继续聊。
到最后,他们又聊回了中国电影,尤其是制片厂时代的老电影。
从《高山下的花环》到《三决战》三部曲再到《横空出世》。
聊到动情处,王诩“老夫聊发少年狂”,一个跨步站上了道旁石阶。
他学着李雪健扮演的冯石将军的语气和神态,朗声念起了台词
“同志们,
国内的仗打完了,国外的仗也打完了!
一没让披红挂彩开庆功会。
二没让回家看望爹娘。
一声令下,你们跟着党跑到了这大戈壁滩上。
至今,家里的亲人不知道我们在哪,不知道我们是死是活。
有的战士的未婚妻,在家等不住了,就跟别人跑了。
有的战士去朝鲜的时候,才十五、六岁,还是个孩子。
现在平安回国了,该不该回家,跟老娘说一声啊。”
《横空出世》是王诩两辈子加一起看了不下于三十次的电影。
他尤其喜欢冯石将军在动员会上讲的这段话。
喜欢到随时都能背出来的程度。
不为别的,就一个原因,提气!
台词念到这里,王诩眼前仿佛出现了那张青涩的娃娃脸,出现了冯石用力拍“孩子”战士的一幕。
他的眼睛微微红了一些。
都说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王诩很多时候有想过,要是他当初没有逆反心理,不跟老爷子犟,听话去读军校的话,会不会还会那样喜欢《横空出世》这部电影?
这个问题注定是找不到答案的。
轻轻吸了一口气,王诩拉回注意力,接着往下念道
“该说!
但不能说。
这是国家的机密问题。
还有的战士……这个岁数,该回家当爷爷抱孙子了。
可是我把他留下了。
和我们一起在这个大沙滩上,斗风沙、抗严寒、啃咸菜、喝盐水。
为什么?”
王诩的声音渐渐高亢,吸引到了路人的注意。
这给安保团队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好在从这里经过的路人不多,大家也只是远远地看一眼就匆匆离开。
也没人掏出手机或者相机拍摄视频。
否则安保团队还要客气地行使一些特权。
云玉瑶站在路灯下面,微微仰头望着人在夜色的阴影里,眼中却闪着光的王诩。
她的嘴唇一张一合,同声默诵那段台词
“为什么呢?
就因为在朝鲜,美国人用一个小玩意儿,在咱们头上悬了好几年……悬着。
动不动就嚷嚷着要对我们做外科手术。
苏联专家也撤走了。
瞧不起我们!
没有这个东西,我们中国人的腰杆子就挺不直!
就没地位,没和平,就不能踏踏实实地过咱们的日子!
所以……”
王诩从石阶上跳了下来,右手用力一挥,声音愈发激昂
“现在中央军委指示,可以把这个秘密告诉大家了。
我们……就是要在这个大戈壁滩上,用我们自己的双手,搞出我们中国自己的……
原子弹!”
云玉瑶跟着喊出了最后三个字。
不知何时,她的眼睛里闪烁起了晶莹的光。
心有信仰者,每每看到这一段都会心潮澎湃,难以自制。
百年屈辱,救亡图存,披荆斩棘,筚路褴褛。
中国人受了多少气才有今天?
绝不能允许帝国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