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键盘上的牧歌
“巴依大叔这事儿,确实棘手。”在祁明远走后,黄璇烦躁地踢着脚边的石子,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虽然祁明远的计划听着靠谱,可要让那个倔老头改变主意,怕是比让骆驼跳芭蕾还难。
林玘却扬起嘴角,露出一个胸有成竹的笑容“不试试看怎么知道结果呢?别忘了,祁明远说过哈丹大叔会帮忙的。”
“帮忙?”黄璇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圆圆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我就纳闷了,祁明远到底答应了哈丹大叔什么条件?该不会是用离开草原换的吧?"
一想到这个可能性,黄璇就觉得胸口发闷。
祁明远的脑子转得比草原上的风车还快,提出的点子一个比一个精妙,要是真走了,这些计划谁来落实?
她烦躁地踢着脚边的小石子,看着它咕噜噜滚进草丛里。
“瞎操心。”林玘顺手摘了根草茎叼在嘴里,“他要真想走,还会费劲巴拉出主意?他答应哈丹大叔的,或许是另外一件事。”
林玘仔细观察着从乌云家蒙古包走出来的祁明远,不放过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
经过这番细致的观察分析,他得出了一个明确的结论祁明远答应哈丹大叔的事情,绝对不是离开草原。
以林玘对祁明远的了解,如果真是要离开草原,他根本没必要提出那些需要长期才能实现的计划。
既然祁明远把这些想法都说出来了,就说明他已经有了完整的打算。
“让一个有了明确计划的人突然放弃,转而去指望我们两个外行?”林玘在心里暗自摇头,“这根本不可能。”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他确信祁明远承诺哈丹大叔的,绝非是离开草原这件事。
黄璇急得直跺脚,着急地说道“我估计这些催货的消息,都快把手机挤爆了!我们现在就去找哈丹大叔?”
她本来就是个急性子,遇到事情只想赶紧解决。
“走吧。”林玘吐掉嘴里的草茎,顺手拍了拍裤子上沾的草屑,“不过我敢打赌,祁明远那边肯定已经有了应对措施。”
他说着,目光投向远处哈丹大叔家的方向。
他对祁明远的信任从未动摇过,这不仅源于他们湖北人骨子里那股“不服周”的倔劲儿,更因为他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听祁明远演讲时的情景。
他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祁明远时的场景,那个在青年分享会上意气风发的网文作家,站在聚光灯下掷地有声地说道
“我,祁明远,一个靠码字为生的网络写手。总有人说网文是快餐文化,说我们这代人沉溺虚幻。但我要说是正是因为年轻,才更要与命运较劲!纵使前方是万丈深渊,我也要亲自丈量它的深度!青春不该在踌躇中褪色,而该在燃烧中淬炼,敢以热望熔铸理想,敢用双脚丈量远方,更敢将‘不可能’三个字,亲手改写!”
这段话,时至今日林玘都还记得。
当时的祁明远站在聚光灯下,整个人仿佛燃烧着不灭的火焰,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让人毫不怀疑,就算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
认识祁明远这些年,林玘亲眼见证了这个男人是如何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祁明远就像个固执的牧民守着羊群那样,雷打不动地守着那方键盘。
试问这世上,有几人能十年如一日地忍受这份孤独?
若不是骨子里刻着“热爱”二字,若不是血管里流淌着不服输的血性,这个固执的湖北佬又怎会在网文这条荆棘路上走到今天?
林玘见过太多人来了又走,只有祁明远,像棵胡杨般在这片文字的荒漠里深深扎下了根。
期间,他也曾看到祁明远去学校、培训班、社区、公司这种地方做分享,他的这种敢打敢拼的精神,也是影响了很多人。
正因如此,即便此刻的祁明远暂时陷入低谷,林玘依然坚信这个骨子里刻着“不服输”三个字的男人,终将跨过眼前的阴霾。
就像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只要键盘还能敲响,故事就永远有下一章。”
“你对他就这么有信心!”黄璇撇了撇嘴。
林玘轻笑一声,目光望向远处连绵的天山“咱们湖北人千里迢迢来援建博州,哪个不是揣着十分信心来的?”
说着他转头看向了黄璇,意味深长的说道“更何况,祁明远走过的路,比我们可多多了!”
黄璇张了张嘴,最终没再反驳。
她想起去年冬天,他们顶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坚持着在牧区进行走访入户。
那种刻在骨子里的倔强劲儿,不正是他们最鲜明的印记吗?
“你说得对。”黄璇终于点点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不服周''这三个字,可不是白叫的。”
“行了,咱们赶紧去找哈丹大叔,正事要紧!”说着,两人便转身朝乌云家的方向迈步走去。
在快要到达的时候,却见不远处哈丹大叔正骑在他的枣红马上,马鞭轻搭在肩头,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们。
“哈丹大叔,您……”林玘脚步一顿,话还没说完,哈丹大叔已经调转马头,鞭梢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