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沅州少年 第六十章,桃源仙境?
青石屋后,本以为会是一间密室,可一脚跨出,却是一座山谷。
如此奇妙的变化,让白秋雨与六戒大为震惊,再想寻找那方门却杳无踪迹。
六戒望着谷中奇景,合十感叹“阿弥陀佛,听闻方丈言道法通玄,一法可生万物,这简直是神乎其神。”
背上的李炽霄缓缓睁眼,看着宛若仙境的山谷,“这里莫非就是真正的密境不成!”
白秋雨摸着下巴,“先看看再说。”
只见山谷中百花齐放,草木茂盛,抬头仰望,晴空万里,云海翻涌变幻,形态万千。
远处层峦叠嶂,绵延万里,势与天际同争一色。
脚下小径蜿蜒,直入莽莽林海。
三人循径而上,路过一潭碧绿的水潭,鱼虾悠然遨游,金黄色的鲤鱼跃出水面,绘出一朵水花。
六戒忍不住嘴馋,喊了一句,“好肥美的金鲤鱼,要是烤了一定很香。”
白秋雨拉住正准备下水摸鱼的六戒,“吃货,先打探清楚这座山谷的情况再想着吃。”
山间猿猴攀爬啼叫,野鹿食草,山羊嬉戏。
半腰处几亩梯田中,一老农驱牛犁田,老妇挖掘田埂,两个孩童追逐蜻蜓。
六戒情不自禁,合十低吟“好一处与世无争,恍若陶老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
白秋雨道,“这世间真有世外桃源么?”
无人回答他,只因,说话间,一位青衫道童自林中走出
“三位施主,我家老祖恭候各位多时,还请随我入殿。”
“等我们做什么!”白秋雨不解地问道,“此地是何处?你们又是什么人?我们该如何离开此地?”
初入此地,白秋雨满是疑惑,虽然眼前繁花似锦、岁月静好,他却总觉得这方天地有些怪异。
他想离去。
青衫道童劝道“白道友,此地乃是桃源仙境,既已到此,何必迷茫急着离去!等见过老祖,疑惑可解。”
六戒道“小白施主,莫急,小僧觉得这应该是我们的大机缘,千万不能错过。”
李炽霄一眼火热,恨不得长有翅膀,飞着去见那所谓的老祖,“快带我们去。”
“请吧,三位。”
青衫道童在前引路,六戒和尚紧跟其后,背上的李炽霄一脸狂热,而后者眉峰始终未展。
当众人登顶刹那,一座恢宏大殿拔地而起,直插苍穹。
俯身望去,山海皆在脚下,宛如平畴。
白秋雨与六戒虽各有所思,却皆被眼前的壮观所深深震撼。
“哈哈哈,这里就是仙境么?等我学得无上法,定要成为星汉洲的至高无上。”李炽霄从六戒的背上跳下来,兴奋不已,与往常的谨慎,镇定判若两人。
白秋雨抬首,鎏金匾额上的“长生殿”三字苍劲雄浑,龙飞凤舞。
两侧立柱上悬着一副对联,墨色如渊,字字似有千钧之力。
上联,踏碎烟霞,问道何须寻海外
下联,参透日月,长生只在此山中。
“好个长生只在此山中,莫非此处真有修仙大能,传授飞仙长生之道不成?”白秋雨深吸一口气,喃喃自语。
“三位请进!”
青衫道童引三人入殿,白发老者端坐高台讲道,十几名青衣道士席地而坐,殿内唯有讲经声回荡。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李炽霄带着六戒、白秋雨在殿尾席地而坐。
老者的每句话都似重锤敲心,三人听得入神,原本堵在心里的修行困惑,竟如晨雾遇日般消散。
待台上老者讲道结束,他看向白秋雨与六戒三人,“三位,你们远道而来,也是寻仙道,求长生的么?”
李炽霄站起身,行弟子礼,“是的,老祖,我们皆是为寻仙道,求长生而来。”
“前辈,何谓仙道?又如何求得长生?”六戒诚恳问道。
“所谓仙道,便是逆天道而行!这世间生死轮回,皆被天道掌控,众人如刍狗般任其摆弄。而仙道,就是要打破这枷锁,跳出轮回的牢笼。”
白发老者抚须道,“至于长生,哼,就是无视天地法则,让自己的命魂永恒不灭。为达此目的,哪怕与天地为敌,屠戮万千又何妨!只有超脱生死,才算是踏上仙道。”
李炽霄激动得浑身发抖,眼底燃起狂热,“是了,是了,修仙就当如此,多谢老祖解惑。”
六戒闻言,沉默不语,这与他往昔所学的东西皆非一脉。
佛家以慈悲为怀、因果为念,向来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宽恕,也有“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的警言。
讲究从起心动念处修善断恶,绝非逆天而行,将众生当作修炼的工具。
白秋雨抬首问道,“如何修仙?求长生?”
白发老者袍袖一挥,身形浮空而起,周身华光闪耀,隐有仙乐萦绕。
“入吾门学吾法,三日可飞升,百日得长生。”
“如何入你门,学你法?”白秋雨再问。
“吞下这枚仙丹,便能入吾门。”
话音刚落,一名道童托着玉盘上前,盘中三枚丹药通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