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抚顺关,这座辽东前线的重要关隘,经半月加固修葺,城墙上新砌的青灰砖石泛着冷光,与旧墙的斑驳痕迹相映;垛口间架起的弗朗机炮,黑洞洞的炮口直对关外,凛冽的风掠过炮身,更显雄关的肃杀与峻挺。
关墙之上,因沈阳之战军功新晋的抚顺关总兵朱万良,身着铠甲,腰悬雁宝刀,正亦步亦趋陪着一位将领巡视防务。
那将领身着天枢军特有深蓝色战袍,外罩一套精钢山文甲,甲片缝隙间衬着黑色绒布,走动时仅闻细微甲叶碰撞声,不见半分拖沓。
此人便是近日奉旨率军进驻抚顺关的天枢军副总兵—卫朗承。他面如刀削,眉骨高耸,透着一股刚毅与果敢,一双虎目不停的扫过关墙。
自朱由校前几日于辽阳召见辽东诸将,以贪墨军饷、侵吞军屯、走私军械战马粮秣以资敌牟利为由,将监军道胡嘉栋、沈阳守备鲍承先、西平堡总兵姜弼、锦州总兵侯世禄等人当众斩其于行宫校场,那斩落的人头,滚落在地,溅起一片尘土,也让辽东诸将胆战心惊。
随后,朱由校将辽东军事调度全权交予大军副帅韩雄飞、孙武强及熊廷弼等人。
用朱由校的话说“朕管朝堂,卿管疆场,外行不扰内行。”这半月来,几人组成的辽东最高军事指挥系统不断调兵遣将,接管抚顺、清河等边境关键堡垒。
更命京营、天枢军分批进驻,同时核查旧明军籍,挑拣精壮整训——卫朗承便是带着天枢军左都司一万精锐来抚顺关的,顺带还要整训此地原驻的一万五千旧辽东明军,加强其战斗能力。
一旁陪同的朱万良,虽然因沈阳之战的军功升任抚顺关总兵,官阶高于仅是副总兵的卫朗承,但谈吐之间态度极为恭敬,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无他,卫朗承出身皇帝亲军&nbp;“天字军”,所领天枢军以善守、火力强劲闻名,麾下一万精锐实打实是天子亲训的强军&nbp;——&nbp;这支军队的精良装备、严整训练、高昂士气,朱万良只在当初横扫沈阳战场的重甲铁骑身上见过。
而卫朗承此次前来,除镇守抚顺关,更要整训旧部,他私下曾毫不客气地说“练一练还能用,以后就配给我天枢军当辅兵。”&nbp;话虽傲,却透着陛下亲军精锐的底气。
两人沿垛口缓缓而行,卫朗承目光锐利地扫过关外地形,不时伸手触摸城墙夯土与砖石,指尖碾过缝隙,检查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
“朱总兵,”&nbp;他开口,声音平稳有力,带着军人的干脆,“近来关外建虏动向如何?可有异常?”
朱万良闻言,脸色瞬间凝重起来,叹了口气“卫将军,这正是本将忧心之处。最近这半个月,建奴的探马斥候活动异常频繁!像是疯了一般,大量精锐哨骑被撒出来,不断逼近我防线,甚至试图渗透穿插,妄图打探我军详情。”
他指着关外远方的丘陵林地,语气沉重“我军哨骑虽奋力搏杀,但建奴马快弓劲,极其刁滑,以往的交锋中,我军往往处在下风,损失……颇为惨重。各营抽调的夜不收(明军侦察兵)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但是根据目前我们的夜不收和斥候传来的消息,建奴已经疯了,已经是涸泽而渔,他们将所有部落的精壮、铁器、粮食战马,统统被征收,用来装备军队,如今在界凡和赫图阿拉,至少汇集了近十万人,正在秣兵历马。”
“另外,因为建奴的残暴征召,一些原来属于海西女真叶赫部的流民,纷纷投靠,想寻求庇护。
“叶赫部的?”卫朗承皱眉,来之前,他与麾下将官都熟读过锦衣卫提供的辽东地区的女真势力分布和崛起,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点,朱由校还是懂的,一贯强调要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从战术上重视敌人。
所以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卫朗承心里面不由得思索起来。
女真三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叶赫部属于就属于海西女真。他自然有印象,早在李成梁时期,建州女真分作两派,敌视派以努尔哈赤为首,亲明派则以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为首;
舒尔哈齐还曾亲赴京城觐见万历。可万历三十五年(1607&nbp;年),舒尔哈齐终究斗不过建州扛把子努尔哈赤,长子阿尔通阿、三子扎萨克被杀,本人遭幽禁而死。
而建奴的八旗,里面的红黄蓝白分别代表日土天水。
正黄、镶黄两旗是努尔哈赤亲自统领。
正红、镶红两旗则是由于太子代善统领。
正白旗则是八子黄台极统领,镶白旗是由阿济格统领。
而两蓝旗则是一直是渗沙子,拿来平衡内部的存在。
正蓝旗是舒尔哈齐曾经的势力,在舒尔哈齐死后,由舒尔哈齐的二儿子阿敏统领。
镶蓝旗则是由努尔哈赤的五子莽古尔泰统领。
努尔哈赤灭了明朝分化女真而扶持的叶赫部后,算是正式统一了女真诸部。
不过上次沈阳一战莽古尔泰和阿敏纷纷战死,添作大明功劳簿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别看叶赫部为我大明死了酋长,就觉得他们是忠臣了。如今叶赫已灭,对于叶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