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黄台吉的野心
萨尔浒,后金大营。日近黄昏。
“什么?派出去的斥候只回来不到一成?!”代善猛地从虎皮大椅上站起,脸色铁青,拳头砸在案几上震得笔架上的令箭嗡嗡作响。
他目光如刀,死死剜向跪在帐中瑟瑟发抖的甲喇额真阿鲁坦,两腮的肌肉因暴怒而不停抽搐。
前来禀报的阿鲁坦额头冷汗涔涔,伏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出。他深知自己家这位大贝勒性情暴戾,此番斥候损失如此惨重,自己恐怕难逃重罚。
虽然当初是大贝勒亲自下令,说什么明军斥候不堪一击,正好让两红旗最近征召的新兵出去“见见血”,顺便劫掠些物资以安抚军心。
但那是局势顺利之时,如今出了这么大的纰漏,罪责自然会落到他这个具体执行者的头上——毕竟主子是绝不会错的。
“啪!”
代善抄起手边的马鞭,狠狠一鞭抽在阿鲁坦脸上,顿时留下一道血痕。“你这该死的奴才!为何不早些来报?那些可都是我两红旗的精锐!如今折损殆尽,你拿什么来弥补?”
阿鲁坦疼得浑身发抖,却不敢躲,只把额头往冰冷的地面上猛磕“主子饶命!主子饶命!”
代善连抽数鞭,直到气喘吁吁才愤然坐回椅中,厉声问道“查清楚对方是什么来路了吗?怎么会突然损失如此之大?”
“回……回大贝勒,奴才无能,尚未查明对方具体来历……”阿鲁坦话音未落,代善听到这句话,气的又拿起刚刚放下的鞭子,准备直接抽死这个家伙算了。
阿鲁坦面色惨白,方才那几鞭毫不留情,若再来几下,他恐怕真要命丧当场。
他急忙将头重重磕在地上,颤声回禀“主子饶命!奴才虽未查明对方番号,但据逃回的斥候禀报,抚顺关城头已改换旗帜,如今清一色飘扬着红底日月龙旗!”
“那伙明军与以往大不相同,装备极为精良,人人身着一众从没见过的银白色胸甲,内衬似乎还缀有一层锁子甲,防御极强。我们的箭矢难以穿透,除非用重箭蓄满力方能造成威胁。”
他喘了口气,继续急切地说道“此外,这伙人骑术精湛,他们的战马不仅耐力奇佳,速度也远胜我们的马匹(毕竟是系统马)。许多勇士甚至在撤退时被其追上围杀。他们似乎还配备了一种可连发的火器,威力惊人……”
代善的马鞭停在半空,脸上的暴怒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凝重。他虽性情暴虐,却非愚钝之辈。若阿鲁坦所言属实,那这次失利便不是轻敌那么简单。
抚顺换旗,意味着守军已彻底换了,对方显然是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劲旅。
要知道在古代‘将旗’可是古代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一场战争的胜利。
“斩将”、“夺旗”、“先登”更是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被公认为难度最高、风险最大,因而赏赐也最重的三大“奇功”或“头功”。
《三国志》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关羽在万军之中精准定位并斩杀敌军主帅,直接导致袁绍军溃败,解了白马之围。此功让曹操当即表奏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对手换旗,而自己这边竟然没有收到一点消息,竟然还将人家当成寻常的明军,受此大败,也是情理之中,而且若真如回来的斥候所说,那他现在的对手可不好惹啊!
他踱了两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鞭上的铜箍“即刻传令,日后派出斥候须加倍谨慎,务必探明对方虚实。在保持警戒的同时,适当缩减斥候数量,避免无谓损失!”
“是!”阿鲁坦如蒙大赦,刚要起身,又想起一事,犹豫着开口“大贝勒,大汗不是说四贝勒要去大明给那皇帝下战书吗?咱们若是收缩斥候,万一……万一让四贝勒孤身犯险,大汗怪罪下来……”
“哦?”代善猛地转头,眼神阴鸷,“阿鲁坦,你倒是替四贝勒想得周全。怎么,觉得跟着我委屈,想去伺候他的正白旗?”
阿鲁坦吓得“噗通”一声又跪下,连连磕头“奴才不敢,奴才错了,奴才只是担心到时候大汗怪罪下来,有损主子在大汗面前的颜面。”
“哼,算你识相。”代善冷哼一声,刚要斥退他,帐外忽然传来亲军的禀报“主子,四贝勒到了!”
代善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这个八弟黄台吉近年来深得父汗宠爱,屡屡被委以重任,风头早已盖过他这个大贝勒。此刻前来,不知又所为何事。
“哟,说曹操,曹操就到。”代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酸意,拿起马鞭向外走去,
“走,去看看我这位最受父汗宠爱的弟弟!”阿鲁坦和一众亲军忙不迭地跟上。
萨尔浒后金大营的辕门外,黄台吉正勒马而立。
他身着石青色的女真常服,外罩一件镶黑边的短褂,腰间悬着一柄嵌玉的佩刀,虽未披甲,却难掩一身沉稳气度。
身后二十几辆大车整齐排列,亲军们个个神情肃穆,手按刀柄,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他目光敏锐地扫视着营地四周,低声对身旁的牛录章京说道“这一路过来,发现大营派出的斥候数量明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