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
【栖息地外行动安全提示】
【6月26日第6次广播】
【请所有公民严格遵守,切勿掉以轻心】
【第一,单次离开栖息地时长不得超过72小时,违者返回时将接受为期一周的强行隔离。】
【第二,独自一人外出时,请留意此广播次数。广播每隔一小时出现一次,如序号与记忆不符,提示精神状态异常。】
【第三,结伴外出时,时刻留意你的同伴。他们随时可能在下一刻变为敌人。当你发现不对劲时,请假装对此一无所知。】
【第四,如遭遇不可控紧急情况,尽快返回栖息地。在野外拨打救援通讯是无用的,没有人会闻讯赶来。】
【栖息地外一切违反规则的行为后果自负。白塔对所有公民留有最终处决权。】
【最后,祝你好运。】
【“曙光”基地于“撕裂”纪元215年6月26日早6点留。】
殷甯是在混着刺啦刺啦背景杂音的广播播报声里醒来的。
睁眼时周围仍是一片昏暗,微光从头顶那严实的黑色棚布里勉强漏进来几分,细小光点在持续的颠簸里轻一阵猛一阵地晃着。
现在是早上六点,天还只是蒙蒙亮。但殷甯毫无倦意,从角落那截皱巴巴的睡袋里干脆利落脱了身。
栖息地外荒郊野岭不安全,她本就习惯性没敢睡深,以便在异动第一时刻作出反应。现在这个点又到了她正常作息的起床时间,因此倒是全然没有不适感。
但车厢里睡在她上铺的同伴显然就不这么觉得了——
“……可恶的广播……今天第六次了根本不让人睡觉……”声音的主人用半梦半醒的声音含糊不清抱怨,“……困死我了……唔!”
同时出现的是一声闷哼,整个卡车车厢都哗啦啦地抖。显然这位可怜的家伙翻身时重重撞在了车厢壁上。
这种娇气又任性的个性在这年代着实有些不合时宜,没有离开过栖息地适应定时广播更是匪夷所思。殷甯实在不明白这人是怎么长这么大的。
但她无意加以揣测,也无探究之欲。
毕竟过不了多久他就会彻底消失。
像无数她曾见过的人一样。
这么想着时,殷甯已经把睡袋规规整整叠成豆腐干,拨开床帘往外走了。
原本装货的车厢被改装成上下俩层,上面坐人警戒,下面躺人睡觉。她侧身从狭小的空间走过,沿着楼梯抵达没有车顶的第二层,视野瞬间一亮。
货车正行驶在树丛之间,薄雾笼罩林间,现在看得最清晰的是在颠簸里不断作响的金属挡板。周遭的树木伸出狰狞的鬼手,像是要把道路上的他们刺穿。
雾天空气湿度很高,但透着寒意。
殷甯拉了拉衣领,找了个位置席地而坐,看着挡板外的迷雾发呆。
她这是在外出寻找物资的大货车上。
两百多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变将地球生态与人类家园都彻底撕裂。人们不得不退缩和聚集到一个个散在“栖息地”中,以应对恶劣的环境以及随着灾变一同出现的“异种”。
末日资源匮乏。栖息地的人类每隔一段时间都不得不离开相对安全的舒适区,前往那些已经无人居住的旧日遗迹,冒着生命危险获取更多物资。
正是因此,人们每天都会自发组建搜索队,凑够人数几辆车就上路;要运气不好时外出者太少,一辆车的小队也是有的;再不济,那就只能孤身一人踏上行程了。
殷甯眼下正是第二种情况。
近日栖息地周边并不安全,外出人数大大缩水。她昨天组队时已别无选择,只得跟了这唯一一只队伍。
至于临时小队的其他成员们……
殷甯把头探出些,视线便能从前面驾驶室的玻璃窗里看到他们。一个身着迷彩服的彪形大汉正开着车。
那是这支小队的队长,也是整场搜索行动的发起人,名叫蒙克。
耳旁一连串吱呀呀的声响。
又俩个大汉一前一后踩着楼梯来到二层,身上穿着如出一辙的迷彩服,胸前和腰上的袋子上都满满当当裹着弹药,显得体型愈发惊人。
他们是双胞胎,有着几乎毫无差别的西方人面孔。乱蓬蓬的头发和络腮胡都缠在一起,让他们看上去比真实年龄大上许多。
“哟,丫头。起挺早,看不出喽!”俩糙汉体格可观,小事上也一点不讲究,大剌剌找了个空地就往积水上坐,裤腿上很快蔓延一片更深的迷彩水渍。
“早上好,杰森。早上好,凯恩。”殷甯淡淡地依次和俩人打了个招呼。
“你分得清我们?!”杰森愕然,“你不仅记住了我们叫什么,还能分得清我们!连我们的母亲都总是把我们搞混!!”
“也许只是凑巧。”殷甯一笔带过并不准备解释。
在野外尽快记住全部队友名字并和长相对应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多年训练早就让这种习惯刻在了她心里。
至于如何准确区别一对双胞胎…………
在她的眼里,俩人从动作到语气再到言语习惯,乃至面容上那些差之毫厘之处…………任何微小的差异都被无限放大,像是黑夜里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