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姜姝一凛,寒意从脚底直升到天灵盖,身体像是被寒冰封住了,连动一下都十分艰难。
她张张嘴,挣扎了半晌,总算发出了声音:“大伯,我不是平白无故算计自己的手足,实在是事出有因。”
虽说信阳侯是信阳侯府的主君,但他早已致仕,现下整个信阳侯府都仰仗陆长稽过活。
她想要害人也就罢了,竟还是以陆长稽为诱饵,易地而处,她若是陆长稽,定不会原谅利用他害人的元凶。
若是陆长稽认为她是心思歹毒之人,对她生出成见,她以后还如何在这府中立足?
姜姝紧张地盯着陆长稽,仔仔细细观察陆长稽的神情,想要探一探陆长稽的心意。
可惜,陆长稽只说了那一句话,而后就不再言语,他垂下眸子,修长的手指执着杯盏,慢条斯理品茶。
他越不说话姜姝心里越紧张,姜姝搓了搓衣角,倒豆子一般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复述了一遍。
说完以后,陆长稽尤不出声,姜姝窥不透他的想法,百爪挠心,急得险些哭出来,眼角红红的,仿佛傍晚西天上那一抹艳丽的霞。
姜姝从来都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是杀是刮,总要探出陆长稽的态度才能安心。
她握紧衣袖,直直看着陆长稽的漆眸,低声道:“或许大伯认为女子当贤淑和顺、温婉善良,但我的生长环境由不得我做一个温顺的人。”
“我嫡母比不得侯夫人豁达,她心情不好的时候,我连饭食都吃不饱,十三岁之前,我没有穿过新衣,二妹妹不喜欢哪件衣衫,嫡母就会把哪件衣衫赏给我。”
“我比二妹妹年长两岁,穿上她的衣衫总要露出一截子手腕,到了冬日,我冻得满手是疮,后来我借着给父亲端茶的机会,故意把茶水洒到手上,自那以后我才有合体的衣裳穿。”
“还有我的亲事,若不是世子冒然登门,识破了嫡母的计谋,现下嫁到信阳侯府的便是我二妹妹了。”
“我自小受尽委屈,但凡不如嫡母的意,就会被她百般折磨。前几日她生辰,只因我拒绝了她的要求,便谋划着毁我清白,我知道我的手段阴狠毒辣,但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
姜姝顿了一下,眸中闪烁出坚毅的光:“如果再来一次,我依旧会这样做!”
姜姝谨慎惯了,从未像现在这样不管不顾过,这是她有生以来最冒险的一场豪赌,她把自己的心剖开,把致命的一面摆到他面前。
若是不赌,她必输无疑,赌了,最起码有赢的可能。
她赌他是个心存善念的人。
姜姝紧盯着陆长稽,擎等着他的审判。
她知道,他若再不开口,她体内的那根弦就会断裂,她也再无转圜的可能。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在姜姝濒临崩溃之际,陆长稽总算开了口:“我从来不说反话。”
他说她好手段,就只是纯粹的赞扬她手段高明。
他在宦海沉浮多年,看惯了炎凉世态。身边的人来来往往犹如浮光掠影,这座山起来了,那座山消弭了,前一日还烈火烹油的府邸,下一日就变成了废墟。
只有那些真正的聪明人才会久立不衰,陆长稽欣赏聪明人。
陆长稽见姜姝的脸色依旧惨白如纸,便把话说的更透彻了一些:“你的做法没有错,若有人想害你,你合该把他碾到脚下,让他再也翻不了身。”
喜悦来得猝不及防,姜姝如蒙大赦,身体里的弦倏然放松,蓄在眼眶里的泪水也不由淌到脸颊上。
她不想失态,奈何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眼泪像是开了闸的洪水,止也止不住。
姜姝胡乱擦了一把脸,低声对陆长稽道:“我言行无状,让大伯见笑了。估摸着世子快睡醒了,我得回去陪世子用膳,大伯且自便。”
话毕,她不再久留,提起衣裙向屋外行去,身体紧绷的时间太长,倏然放松,脚步虚浮难当,姜姝扶住门框才没有跌倒。
胭脂色的衣袖滑到肘间,露出一截手腕,手腕上挂着一只翠绿的玉镯,凝白和翠绿相映衬,愈发显得姜姝的腕子皓白如雪。
陆长稽忙把目光投到手中的杯盏上,温声对姜姝道:“弟妹慢行!”
姜姝弯腰向陆长稽行了个礼,折回了欣春苑。
转眼就到了布政使夫人设宴的日子,信阳侯府的马车气派华贵,杨氏想要借信阳侯府的势,提前让下人知会了姜姝一声,说要和姜姝同行。
姜姝不置可否,让车夫把马车赶到姜宅,不出所料,姜然这一日果然穿了一件雪青色褙子,头上簪着与之相配的素银柳叶流速,这身打扮虽不亮眼,却贵在典雅清爽,让人见之忘俗。
姜然还记恨着姜姝,她也不跟姜姝打招呼,自顾自上了姜姝的马车,姜姝并不想热脸贴屁股,她也不理会姜然,和杨氏寒暄了几句,便不再言语。
马车约莫行了半个时辰抵达别苑,一下车,姜姝就瞧见了迎客的布政使夫人潘氏。
潘氏是个直性子,若不是瞧在姜姝的面子上,断不会请杨氏参加宴会,因此一直待杨氏不冷不热,反倒对姜姝十分热情。
杨氏心里不快,却也不敢得罪潘氏,只想法子支开姜姝,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