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仙道修行者的正确用法
陆承安与天子在御花园聊了很久。
直到天色渐沉,韩吴春都忍不住来催了,天子这才作罢。
对于天子的请求,陆承安无法拒绝。
不仅是因为国师玄机真人的临别托付,更是因为这北齐千万百姓。
他若能在这件事上尽力出手,能不能改变局面先不说,至少也能少死一些人。
遭逢变革,死人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因为陆承安的出手就算只能少死一个,这件事也值得他去做。
天子显然知道陆承安的脾气和行事风格,但让陆承安意外的是,天子并未抓住这个原因来请陆承安出手。
反而给了陆承安另一个让他心动的许诺。
那就是以陆承安的书院学问进行精简整理,提取出一部分适用的理论,作为北齐官学。
不过这份许诺最终能不能落实,还要看何道哉与李仲明两人各自治理一方的结果。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令陆承安都无法拒绝的原因。
天子允许陆承安以书院之名,在北齐三州七十二府建立七座分院。
至于这七座书院的选址,修建所需的钱财,教学所需的先生,都由陆承安自己承担。
北齐朝廷只会给其提供保护和官方文书证明,其他的概不负责。
对于以传道天下为最终目标的陆承安来说,这无疑是个无法拒绝的大饼。
有了这份许可,他的文道传承才能毫无阻碍的成为天下之学。
聊完这些好处之后,陆承安与天子又继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对如今一些不合理的违背人性的制度进行了批判,比如殉葬、妇人守寡、人口买卖等等。
陆承安还对另一项这个天下人之前从未想过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那就是仙道修行者的惠民性用途。
再过去,超凡修行者从来都是高高在上。
绝大多数修行之人从来不会对普通人的死活过多在意。
这是固有的思维。
但在陆承安看来,那些超凡修行者有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但作为朝廷却不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不管是普通人还是超凡修行者,对于朝廷来说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
特别是仙道修行者,在术法的作用下拥有呼风唤雨,枯木逢春的能力,更有炼丹术法,能炼制出各种超凡丹药。
如果这些能力能够运用到民生上,而不是高高在上只是用来彰显自己的超凡脱俗,或许对于这个世间来说将会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至少在生产力、医疗等方面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听到陆承安提出的这些想法,天子沉默了许久。
说实话,他自己也是修行者,哪怕是身为天子,在过去接触到陆承安的学问之前他还真的从来没有想过仙道还能这么用。
身为修行者,一想到自己要去给那些泥腿子农民服务,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膈应。
但身为天子,他又觉得这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思路。
现有的修行者思维已经固定,很难给他们纠正过来,但朝廷完全可以从头培养一部分新的仙道修行者。
而他们的修行方向便是为了这些事而定的。
见天子意动,陆承安便火上浇油,给他说了一个一生都在致力于让天下人吃饱饭的老人的故事。
不管天子会不会真的这么做,至少这是一个开端,一颗种子。
只要这颗种子种下去,迟早会有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一天。
结束了这一下午的沟通之后,陆承安马不停蹄的离开了皇城,往东城外郭而去。
与此同时,外郭璃月的小院里早已是热闹非凡。
除了陈渊和大哥一家三口,冯掌柜竟也带着二奎来了。
冯掌柜一生未娶,膝下无儿无女,二奎差不多就算是他的儿子了。
所以每年除夕都是他们爷俩一起过的。
前几天陆承安专门去邀请了冯掌柜,大家凑在一起更热闹一些。
璃月还是第一次跟这么多人在一起,看着大家忙忙碌碌,她反倒是有些束手无策。
若不是有宁儿在,璃月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可恨的是明明是陆承安说要来她这里过除夕,但这家伙竟然一整天都没出现过。
在院子里跟陆宁儿一起坐着嗑瓜子的她,时不时就要往门口看一眼。
直到天色渐沉,周围一些邻居家都开始关门过节了,陆承安的身影才出现在院门口。
两个丫头同一时间站了起来,陆宁儿小跑着过去,璃月却立即又坐了下去。
“二叔,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陆宁儿有些不满道。
陆承安笑着道歉道
“二叔知错了,下午见了个人,谈了一些事,差点忘记了时间,二叔向宁儿赔罪”
听他这么说,陆宁儿这才笑嘻嘻的拉着陆承安的手往屋子里走。
一边走一边喊道
“爹,娘,冯伯伯,二叔回来了,咱们快开饭吧”
听到陆宁儿的声音,大嫂和陈渊便端着一盘盘佳肴从厨房走了出来,没一会儿功夫便摆满了一大桌。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