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 > 第87章 尘封的旋律与远方的回响

第87章 尘封的旋律与远方的回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封附带着一个粗糙de的邮件像一颗投入深海的石子,久久没有传来回音。但海角村的生活,并未因此泛起任何焦灼的涟漪。日子被秋日渐凉的海风拉得愈发绵长,阳光透过落地窗,在地板上投下慵懒的光斑,一切都安宁得恰到好处。

阿汐的吉他声,成了这片安宁里最持之以恒的背景音。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弹奏《家的和弦》,而是开始对着林星写下的简化版《一路向北》前奏较劲。那段带着淡淡忧伤的旋律,在她笨拙的指尖下,从最初的支离破碎,渐渐变得连贯,像一条在石子间磕磕绊绊,却终将汇入大海的小溪。

林星则将自己沉浸在《灯塔与迷航》的世界里。他的书桌上,不再只有稿纸和钢笔,还多了一叠航海图和几本关于灯塔历史的旧书。他会花很长的时间,研究不同海域的潮汐规律,想象着风暴来临时,灯塔的光如何穿透层层雨幕,为迷航的船只指引方向。他笔下的文字,也如同一座正在被精心建造的灯塔冷静克制,却在每一个字里行间,都蕴藏着足以穿透黑暗的坚定力量。

这天下午,林星刚写完主角在风暴中第一次看到灯塔微光的章节,准备下楼喝杯水,邮箱里终于跳出了一封新的邮件。发件人依旧是晨光出版社的陈洁。

他点开邮件内容却不是他预想中的简单回复,而是一封措辞极为谨慎、甚至带着几分试探的通话邀请。

【林星老师,见信好。

邮件与附件均已收到。关于广播剧改编及主题曲事宜,国家广播电台的制作人王立川导演,希望能与您进行一次简短的通话。王导是业内德高望重的前辈,对您的作品极为欣赏。您看明天上午十点是否方便?

祝好。

陈洁。】

林星的指尖在鼠标上顿了顿。他能从陈洁这封邮件的字里行间,读出一种小心翼翼的斡旋。看来他那个“石破天惊”的提议,在专业人士眼中,确实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怎么了?”阿汐抱着刚睡醒的景曦走上楼,看到林星对着电脑屏幕出神,忍不住问。

“广播剧那边,想通话。”林星转过头,语气平静。

阿汐的心微微提了一下,但看到林星脸上那份从容不迫的神情,她便也安下心来只是抱着景曦,在他身边安静地坐下。

第二天的视频通话,依旧约在了三楼的书房。屏幕上,除了陈洁那张熟悉又带着几分紧张的脸,还多了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的老人。他便是国家广播电台的王牌制作人,王立川。

“林星老师,您好。”王立川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温和而沉稳,带着一种岁月沉淀后的从容,“您的《渔网与和弦》,我拜读了三遍。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读到过这样能直击人心的文字了。”

他没有立刻提及那首de,而是先表达了对作品最纯粹的敬意。

林星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您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沉浸感’。读的时候,我仿佛能闻到海风的咸味,能感受到主角被渔网束缚的窒息。”王立川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所以当我收到陈编辑转来的那首de时,我非常……意外。”

他用了“意外”这个词,而不是“惊喜”或者“不解”。

“那是一首很好的旋律,”王立川继续说道,“充满了少年人特有的才情与忧伤。但是林老师,恕我直言,这首曲子的气质,与《渔网与和弦》这部作品沉静厚重在绝望中孕育希望的内核,似乎……截然不同。”

他终于抛出了那个最核心的问题。

阿汐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能感觉到,这是一场来自专业领域的最直接的审视与博弈。

林星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转头,看了一眼窗外那片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愈发深邃的大海,然后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王导您觉得在主角被那张名为‘过往’的渔网困住时,在他耳边回响的应该是他当下的痛苦,还是他逝去的青春?”

王立川愣住了。

“《渔网与和弦》的主角,在故事的开篇,是一个‘已死’之人。他的灵魂被困在过去的废墟里,对当下的一切都麻木而绝望。”林星的声音很轻,却像***术刀,精准地剖析着自己作品的内核“所以为他奏响的背景音乐,不应该是当下的哀鸣,而应该是来自那片废墟的回响。那段旋律,就是他回不去的青春,是他曾经拥有过却又亲手打碎的美好。它越是青涩,越是美好,就越能反衬出主角当下的绝望与麻木。”

“那是一种最残忍的对比。”

书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王立川和陈洁都怔怔地看着屏幕里那个神情淡然的年轻人,眼底是难以言喻的震撼。

他们只看到了音乐气质的“不同”而他却早已站在了大气层将音乐人物、命运和故事的内核,拧成了一股无法分割的麻绳。那个看似随意的de,竟然是他为自己的作品,埋下的最深、最精妙的一处伏笔。

“我明白了……”许久,王立川才长长地吁出一口气,他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脸上露出一个发自内心的混杂着巨大敬佩与欣赏的笑容,“林老师,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位真正懂戏剧、懂人性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