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友好”的卖国条约
“缅甸联邦政已经和鹰酱签订一系列友好条约,鹰酱对缅甸联邦政府的影响力非常大。”
“这些都是鹰酱在日内瓦会议后,和缅甸联邦政府快速签订的条约。”沈磊拿出好几份条约。
《美缅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国民、公司在对方领土内享有国民待遇,在通商、航海、关税、法律保护等方面权利平等。
这份条约是形式上平等,但因缅甸联邦政府和鹰酱双方的经济实力悬殊,鹰酱获得的利益远远超过缅甸。
到时候,鹰酱资本和商品会大量涌入缅甸,这会极大的冲击缅甸联邦政府那本就不多,也极为脆弱的民族工业,这会让缅甸一步步沦为鹰酱的经济殖民地。
《美缅航空协定草案》,协议允许鹰酱飞机在缅甸联邦政府领空飞行,并在缅甸联邦政府境内经营航空运输事业。
缅甸联邦政府出让了自己的领空权,使鹰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缅甸的航空事业。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条约规定缅甸联邦政府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这意味着缅甸联邦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受到该组织约束,而鹰酱凭借其在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导地位,对缅甸联邦政府的货币金融政策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
《美缅铁路修建协定》,条约规定鹰酱公司享有在缅甸铁路的修建权和一定期限的经营管理权。
鹰酱的资本获得了在缅甸联邦政府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权。
《美缅救济协定》,协定规定允许鹰酱的船只载运救济物资进入缅甸瓦底江及其他内河航行。
这可以说缅甸联邦政府出卖了自己的内河航权,破坏了航运主权。
身为一国的总理,陈德明很清楚这一系列条约背后的含义。当初东番那位秃子也签订了这些条约,结果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批评和反对。
“缅甸联邦政府付出的代价不少,这些条约几乎是东番那位委员长当初签订条约的翻版,甚至连内容都没怎么改。”
“这些条约签完后,缅甸联邦的民族工业和国家主权受到的损害可不是一点半点。”
“还好这些条约南华共和国当初没有签,不然就麻烦大了。”
陈德明想起南华南下进攻占城和高棉(南越和柬埔寨)的时候,鹰酱试探性的向他询问,南华要不要签署这类条约,还承诺获得南华会获得更多的援助,南下的过程会更顺利。
还好当初南华的军队战斗力不弱,在占领洛河平原(湄公河平原)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意外,再加上鹰酱从暹罗(泰国)政府获得的足够利益,才让南华共和国渡过了最虚弱的阶段。
让南华共和国等到鹰酱在朝鲜战争的失败,等到南华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李崇文说道:&bp;“缅甸联邦政府现在首要任务就是要维持他们自身的统治,如果他们失败了,被民主阵线赶到海外,那么这些条约又算什么呢?”
“现在缅甸联邦政府的情况可是非常不好,与民主阵线的失败,让他们失去了一半的国土,财政收入锐减。”
“在缅甸政府路战败后,缅甸的少数民族武装开始反抗缅甸联邦政府的统治了。”
“克伦族、孟族、掸族等少数民族因不满缅联邦政府的大缅族主义政策,包括限制民族自治、剥夺语言文化权利等,纷纷发动武装叛乱。”
“到1955年,克伦族武装控制了缅甸东南部的妙瓦底等地区,孟族武装则在下缅甸开展游击活动,缅甸联邦政府需要投入大量兵力应对,这进一步减少缅甸联邦政府为数不多的财政收入。”
”还有,其控制区内的农民和工人,在民主阵线的支援下,不断发动起义。”
“最重要的是,缅甸联邦政府的大米出口大大的减少,大米是缅甸联邦政府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和财政收入来源。”
“从1954年开始,国际市场上大米价格连续暴跌,从约60英镑/吨跌至30英镑/吨。加上内战的影响,缅甸联邦政府的出口量远远比不上战前的水平。”
“这导致缅甸政府赖以生存的外汇收入大幅减少,而缅甸联邦政府需要的大量物资又没有办法自己生产,只能进口。”
“再这样下去,都不用民主阵线打过去,联邦政府就自己倒台了。”
李崇文对于缅甸联邦政府和鹰酱签订这些条约不算意外,在他看来,条约的双方都获得了他们想要的。
鹰酱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市场,强化了其在缅甸地区的影响力,阻碍了兔子和毛熊伸向印度洋的力量。
缅甸联邦政府则因为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巨大的内战压力,急需鹰酱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支持,帮助他们维持统治。
“而且,鹰酱对缅甸联邦政府的援助可不少啊!”
“在协议签订当天,缅甸联邦政府就获得了鹰酱的3.3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而且明年对缅甸联邦政府的援助,也通过鹰酱国会的批准,目前确定前期的金额就已经达到2.35亿美元,之后还会增加。”
李崇文看完鹰酱的援助后,发现鹰酱正在成为缅甸联邦政府的主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