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章第66章
启程回京是在两天之后。
这时候距离太后去世已经是第六天,从行宫回到京城需要一天的时间,所以抵达皇宫之后就是太后去世的第七天。
赵伯承没有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太后下葬的事情,只吩咐所有人都先回府休息,等过几天再进宫商议。
这之后,赵伯承又吩咐人将太后的棺椁暂时停放在太后的寝宫,至于小皇帝,赵伯承先让文太妃代为照顾。文太妃是目前后宫位份最高的太妃,所以最为合适。
日子又过了两天,北川那边发来消息,说李成献病重,实在无法进京拜别太后。对于这个消息赵伯承早就已经料到了,所以并不意外。他随即吩咐信使再去一趟北川,一则请李成献进京"养病”,毕竞全天下最好的医官都在京城。二则,让李成献顺便带着北川川的军事防御图一并进京。赵伯承以小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令,说齐国要修整全国的军事防御图,所以包括但不限于所有诸侯在内,都要把自己封地的军事防御图上交。现在,韩卓、韩江已经死了,剩下的马骏、鲁原、陈博这三个诸侯因为势力弱,肯定会乖乖把军事防御图上交。至于秦表年纪大了,儿子又没什么本事,所以他不会给自己找麻烦,也会把军事防御图乖乖上交。唯独李成献,如果让他上交北川川的军事防御图,他铁定不会交。正所谓先礼后兵。
让李成献进京拜别太后他不来,这是一礼。让李成献进京养病他不来,这是二礼。
让李成献上交北川川的军事防御图他不交,这是三礼。而事不过三。
到时候,赵伯承就会有充足的理由,以北川牧李成献对太后不敬、装病、阻碍朝廷修整全国的军事防御图为由发兵征讨。安排好这一切,赵伯承才开始召集群臣商议太后下葬的事。日子定在三天后,全部文武大臣包括进京朝拜的诸侯都要参加,但所有女眷都不必参加。这件事情很快在女眷们之间非议了几句,毕竞是太后丧礼,女眷们怎么能不参加?但赵伯承掌权,别说女眷,连文武大臣和各路诸侯都不敢有意见,所以,这件事情也就这么定了。
太后下葬那天,赵伯承命令贺将军亲自率军将整个京城都围起来,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全部守住,但凡有擅闯京城者,无论任何人全部杀无赦。然后又命令贺云率领御林军把整个皇宫围起来,包括但不限于太妃、公主、宫女、宫人在内,连只苍蝇都不能放出来。最后命令霍骁率领三万西北军把所有朝廷官员的府邸围起来,府中家眷包括奴仆在内全部软禁。这些事情做完之后,赵伯承当朝宣布了一件事:迁都安州。安州是陵云十二州的核心城池,当初韩卓就曾上奏小皇帝让小皇帝迁都安州,但那会儿韩卓是打算挟持小皇帝自己取代赵伯承当辅政大臣,所以赵伯承以小皇帝的名义把这件事情驳回了。
但现在韩卓死了,陵云十二州全部归属朝廷,换句话说,归属在赵伯承手里。所以这会儿再迁都安州,对赵伯承只有利没有弊。赵伯承宣布了这件事,立刻就激起了部分大臣的强烈反对。赵伯承并不与之讨论,直接提着刀当场砍死了两个叫嚣声最大的官员,血溅朝堂之后,其他大臣都不吱声了,全部同意了迁都安州的事情。赵伯承随即以小皇帝的名义下诏,于二月初一正式迁都安州。李妙妙知道要迁都安州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是在次日,她不懂政治,自然不会去考虑赵伯承迁都安州的用意。她只是有些好奇安州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李妙妙问芸双:“安州在哪里?”
芸双便跟李妙妙科普:“回王妃的话,安州位于齐国的中部,是属于陵云十二州之一。”
李妙妙知道陵云十二州,那是从前韩卓的封地,但后来韩卓自立称帝被贺将军平叛之后,陵云十二州就全部归属朝廷了。李妙妙问完就把这件事情忘在了脑后。
晚上赵伯承终于回府用晚膳了,这几天他一直很忙,李妙妙几乎见不到他这号人。
用过晚膳后,婢女送来了药巾,还是治目涩的那个,赵伯承这几日因为忙都没空戴,这会儿感觉病情又严重了些。
李妙妙赶紧接过婢女手里的药巾帮赵伯承戴上,然后扶着赵伯承坐到软榻上。
因为戴上药巾后赵伯承看不见,所以他习惯性地握着李妙妙的小手。赵伯承问李妙妙,“最近一直忙都没能陪你,想我了吗?”李妙妙说想啊。
但其实也还行,赵伯承不在府里,李妙妙跟芸双把东街新开的那几家铺子都逛遍了,玩得超级开心。
赵伯承自然是知道李妙妙的动向,也知道即便他不在府里,李妙妙也会玩得很开心,但他就是想问李妙妙,然后听李妙妙说想他。赵伯承浅浅弯了下嘴角。
李妙妙问赵伯承,“殿下,我们什么时候启程去安州?”赵伯承道:“二月初一。”
李妙妙掰着指头算了算日子,“还有八天?”赵伯承嗯。
李妙妙又问赵伯承,“殿下,安州是什么样子?比京城好吗?”赵伯承道:“跟京城差不多。”
李妙妙:“那殿下为什么要迁都安州?”
赵伯承不知道该怎么跟李妙妙说,只言简意赅,“军事需要。”李妙妙"哦"了声。
赵伯承捏了捏李妙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