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69章第69章
仆人连忙恭敬道:“回殿下的话,有两天了,您这两天忙,王妃说不必打扰您。”
赵伯承”
他继而迈步走到前堂,那里一屋子的读书人正倾尽才华奋笔疾书赞扬着赵伯承。
赵伯承一走进去,所有人立刻就把手里的笔放下了,连忙起身向赵伯承恭敬行礼。
“拜见晋王殿下!”
赵伯承语气无波“起。”
众人又是一礼,“谢殿下!”
赵伯承随手拿了一张已经写好的文稿,上面的言辞极为夸张,比如当初赵伯承率领五百骑兵夜袭韩江的粮草,这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军事行动,但这张纸上愣是写出了天降神兵的感觉。
赵伯承”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赵伯承抬眸,李妙妙刚好蹦蹦跳跳从门外跑进来。
李妙妙没想到赵伯承居然在前堂,她愣了一秒,又欢快地跑过去抱住赵伯承的胳膊,“殿下你怎么来了?”
赵伯承将手里的文稿放到一边,然后吩咐那些读书人,“都先下去。”所有人立刻又恭敬行礼称是,然后整齐有序离开前堂。偌大的前堂顿时就只剩了赵伯承和李妙妙两个人,李妙妙不解看向赵伯承,“怎么都让人走了?”
赵伯承握着李妙妙的小手坐到软榻上,“还真找人给我写文章?”李妙妙双手掐腰,“总不能只准别人诋毁殿下,不准殿下澄清吧?”赵伯承唇角轻牵,“这么厉害?”
李妙妙得意仰起小脸,“那当然!”
赵伯承把李妙妙抱到腿上,“今天东街有两家铺子的店老板打起来了,听说可热闹了。”
李妙妙顿时来了兴趣,“真的假的?因为什么事?”赵伯承:“不知道,只是听说。”
李妙妙:“那我回头让芸双去打听打听。”赵伯承:“为什么打听?”
李妙妙嘴善如流,"吃瓜啊!”
赵伯承:“一般这种事情会跟芸双讨论多久?”李妙妙:“这种事还要讨论多久?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不讨论了。”赵伯承:“是这样吗?”
李妙妙嗯嗯嗯。
赵伯承握着李妙妙的小手捏了捏,语气更柔缓,“你看,别人的事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图个热闹,那本王的事对于百姓们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不过就是茶余饭后的闲话而已,说说就忘在脑后了。但我们现在这样又写文章又写书,不是持续给他们讨论的话题吗?”
李妙妙卡了卡。
赵伯承轻轻摸了摸李妙妙的小脑瓜,“现在边境不稳,很多地方还在经历战乱,我们可以把这些写书写文章的钱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李妙妙扭头看向赵伯承,“可是他们一直都在诋毁殿下。”赵伯承知道,但他不在乎。一个上位者,连几句闲话都受不了,还能成什么事?
赵伯承轻轻亲了亲李妙妙的小脸颊,“这样好不好,正好你找来这么多读书人,我们可以用晋王府的名义建一所学堂,然后让所有安州的孩子都可以念书,不收束惰。”
李妙妙:“!”
赵伯承轻轻捏了下李妙妙的小肉脸,语气更哄,“好不好?”建学堂是善事,不收学费更是善事,要树立赵伯承在百姓们心中的好形象,建学堂不比到处发“营销广告"强多了?李妙妙的眼睛顿时亮了亮,“还是殿下靠谱!”赵伯承浅浅笑。
李妙妙“蹭"地一下从赵伯承的怀里站起来,然后拍了下小手,“那就建学堂!现在很多家里贫困的孩子都不能念书,如果殿下亲自建一所学堂,又不收束格的话,大家肯定会觉得殿下是一个好人!”赵伯承只是含笑看着李妙妙,但并没有言语。他不介意百姓们怎么看他,但原本赵伯承就是想建一所学堂,还有一些关于民生的事情,比如道路拓宽,破旧房屋重新修缮以防止下雨天造成坍塌等,这些都要一点一点去落实。但是,如果能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还能顺便哄他的小王妃开心,也算是一举两得。
赵伯承:“建学堂的事情可以由我们一起来督办。”李妙妙惊讶指了指自己的小鼻子,“还有我吗?”赵伯承嗯,“那些读书人都是你找来的,而且学堂最重要的就是教书先生。本王的王妃把最重要的教书先生都已经找好了,头功一件。”李妙妙巴巴跑进赵伯承的怀里,“殿下就知道哄我开心。”赵伯承把李妙妙又抱到腿上,“那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建学堂?”李妙妙连忙点头点头再点头。
赵伯承弯了下嘴角,“那等过两天本王就把建学堂的文书发下去,到时候我们一起督办。”
李妙妙眉眼弯弯,开心说好。
之后的几天,修建学堂的事情就真的被赵伯承提上了日程。李妙妙没事儿就跟赵伯承一起溜达着去施工地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但其实也没什么真正需要帮忙的地方,毕竞这种工程都有专业人员负责。但李妙妙很开心,她就是喜欢玩,坐马车往学堂这边跑就跟踏青一样。赵伯承其实挺忙,前两天贺将军发回来战报,说他率领的大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打得李成献又重新退回北川,把城门一关,只守不战。赵伯承下令贺将军直接攻城,而且抓到李成献后也不必带回安州,直接就地正法。除此之外,赵伯承还要忙碌朝政,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