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聘定知意
漕帮的货船离岸时,吴县码头飘起了细雨。林砚扶着沈知意踏上跳板,看见小柱子举着油纸伞在岸边蹦跳,辫子上的靛蓝染料被雨水洇开,像朵没开好的蓝花。
“林哥!沈姐!记得带浙省的海货回来!”&bp;小柱子的声音被风吹得七零八落,沈知意笑着挥手,发间的荷花被雨打湿,倒比平时更鲜亮了。
少帮主靠在船舷上抛橘子,青黄色的橘子在雨里划出弧线:“听说浙省的海盐商老奸巨猾&bp;——&bp;赵老三去年用沙子充海盐,坑了三个苏州商人。”
林砚接住橘子,剥开的瞬间溅出汁水:“再奸猾,也架不住‘柔光染’的绸缎能让海盐卖上价。”&bp;他往沈知意手里塞了瓣橘子,“尝尝&bp;——&bp;比吴县的甜。”
沈知意的指尖沾着橘汁,在船板上轻轻划了划:“我爹说浙省的海水咸,染布时要多放三倍皂角才能去味。”&bp;她从随身的竹篮里掏出本染布册,里面夹着片晒干的靛蓝叶子,“这是李叔给的&bp;——&bp;他说浙省的靛蓝叶子边缘有锯齿,跟吴县的不一样。”
林砚看着册子上的批注,突然觉得这趟旅程像本翻开的书&bp;——&bp;每片叶子、每滴海水,都是没写完的章节。绿衫少女趴在他肩头,手指点着商路地图上的红点:“宿主快看!浙省海盐商聚集的‘盐仓镇’有个紫色标记&bp;——&bp;是赵老三的地盘!”
“赵老三?”&bp;林砚挑眉。
“就是江晚渔信里说的合作对象。”&bp;绿衫少女晃了晃地图,“这人以前是海盗,后来洗白做了盐商&bp;——&bp;据说他船上的罗盘比官府的还准。”
船行到第三日,沈知意突然指着海面欢呼。林砚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看见远处的海平面上浮着片黑压压的船影,桅杆上挂着&bp;“江”&bp;字旗号&bp;——&bp;是江晚渔的船队。
“林老板!沈小姐!”&bp;江晚渔站在船头挥手,身上的鱼皮短褂沾着海盐,笑起来时露出颗小虎牙,“我爹让我来接你们&bp;——&bp;盐仓镇的老少爷们都等着看‘柔光染’的绸缎呢!”
两船靠近时,林砚才发现江晚渔的船很特别&bp;——&bp;船舷上凿着密密麻麻的小孔,江晚渔拍着船板笑:“这是‘测盐孔’——&bp;海水从孔里渗进来,能算出附近海域的盐度,比老渔民的经验还准。”
沈知意的眼睛亮了:“盐度高的海水,蒸发后留下的盐晶更白&bp;——&bp;能不能用来调染布的水?”
江晚渔愣了愣,突然拍手:“沈姐你太聪明了!我爹说盐仓镇的盐晶能当染料&bp;——&bp;就是没人知道怎么用!”
林砚看着两个姑娘凑在起研究盐晶,突然觉得这趟浙省之行来对了&bp;——&bp;沈知意懂染布,江晚渔懂海盐,这俩人凑在起,怕是能折腾出些新花样。
绿衫少女突然尖叫:“检测到赵老三的船在盐仓镇码头停着&bp;——&bp;他身边跟着个穿锦缎的胖子,是王元宝的账房!”
林砚心里咯噔下&bp;——&bp;王元宝的人怎么会在浙省?他刚要开口,就见江晚渔往他手里塞了个海螺:“这是‘传声螺’——&bp;盐仓镇的人说话带海蛎子味,你要是听不懂,就对着海螺喊,我来当翻译!”
盐仓镇比吴县热闹。码头上的盐堆像座座小山,挑盐的汉子光着膀子喊号子,盐商们围着秤杆讨价还价,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海水咸味。赵老三穿着件绛紫绸袍,正站在码头的牌坊下等着,看见林砚就拱手:“林老板可算来了&bp;——&bp;我这盐仓镇,就缺你这样的巧手。”
他身后的账房先生缩着脖子,看见林砚时眼神躲闪&bp;——&bp;正是王元宝那个偷账本的账房。林砚心里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赵老板客气了&bp;——&bp;我带了沈小姐来,想试试用浙省的靛蓝染布。”
“好!”&bp;赵老三拍着巴掌笑,“我这就让人把最好的靛蓝送过去&bp;——&bp;对了,王记的账房先生说有笔生意想跟你谈。”
账房先生赶紧上前,从袖里摸出张契约:“林老板,王老板说愿意把吴县的绸缎庄盘给你&bp;——&bp;只要你把‘柔光染’的秘方让给我们。”
林砚还没开口,江晚渔就抢过契约撕了:“王元宝的东西谁要?林老板要是想开分号,我爹把盐仓镇的空铺给你&bp;——&bp;不要钱!”
赵老三瞪了账房先生眼:“林老板是我请来的贵客,你算什么东西?”&bp;账房先生吓得脸都白了,缩到旁边不敢说话。
沈知意突然用吴语对林砚说:“这账房的袖口沾着吴县的靛蓝&bp;——&bp;他肯定是偷偷跟着来的。”
林砚心里了然。王元宝这是不死心,想在浙省搞事。他往盐仓镇的方向瞥了眼,看见不少盐商正往座青砖瓦房走,江晚渔说那是镇上的&bp;“盐商会馆”——&bp;今天要在那里举行&bp;“新盐品鉴会”。
“赵老板。”&bp;林砚突然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