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在国外定制的‘放大镜’。”陈嘉树捏着镜腿取下来,“专门用来看文件、偶尔也看视频。”
拿起旁边的盲杖,陈嘉树提着眼镜腿,绕过桌子,往她这儿走。
沙发一陷,陈嘉树坐在她身旁,将眼镜递给她,耐心地跟她讲:“现在用它也只能勉勉强强看字,放大的倍数越大,我看字越累,一行字可能得分好几段。”
覃乔拿住它,还挺有分量的,镜腿上有还有两个调节按钮。
研究片刻,觉得挺有意思,她戴上去,对面那墙书架倏地到了她眼前。
她吓一跳,慌忙取下眼镜,往茶几上一放,随后眼眶就湿了。
“这样.....不是很累吗?”
“嗯.....有时候看完一页财报像爬珠穆朗玛峰。”陈嘉树煞有介事地点头。
覃乔快速眨两下眼睫,这时,发现他的领带有点松,心里烦乱,想找些事情做,于是直接上手给他重新打领带。
陈嘉树始料未及,身体快紧绷僵硬成‘珠穆朗玛峰’。
素白细长的手指在粉色中就流转,偶尔她的指骨会蹭到他的下颌,微微凉意,刺激着他的神经。
往上一推,饱满的温莎结完成。
覃乔说:“好了。”
*
董事会九点开始
覃乔被安排到长桌最后一张位置上,董事们都没接到今天有媒体旁听的通知,面面相觑。
陈嘉树解释了几句,会议正式开场。陈嘉树左侧站着那位王特助,不时俯身贴在陈嘉树耳边,将PPT上报表中的数据低声读给他听。
覃乔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几笔,再抬头时,投影幕布上出现B市涂家镇建厂收益率预测表。
张特助照着报表读完,直起身。陈嘉树看向众人:“我给大家算笔账。”
他从固定成本,含厂房、设备、土地确权费算起……不做停顿的用三分钟口算完,得出八千八百九十万。
然后再算人工社保成本,他又看向左手边第一张位置上的涂家镇招商引资孙主任:“报表上预估二千名工人,社保按最低基数算,人均月缴1200元,年支2000×1200×12=2880万,五年就是2880×5=14400万,也就是1.44亿元。”
但H市明年起社保基数要上调12%,按2000人计算,每月人均社保支出会增加1200×12%=144元,因此每月多支出的总额为2000×144=28.8万;五年累计多支出的金额就是28.8×12×5=1728万,这部分‘动态成本’,表格里没做复利测算。”
会议室里空调打得低,孙主任噼里啪啦按计算器,还总是按错,后脖被冷风吹得发凉,额头上却是冒出细密的汗珠。
几位董事瞅着这位主任,功课没做到位,手忙脚乱的样子,都觉得有些好笑。
有人是过目不忘,而陈嘉树的本领则是过耳不忘,关键这口算能力比计算器还快还准,从没出错过。
待孙主任摁完计算器,陈嘉树接着说:“根据误差传递选择,每个数据留10%弹性,叠加起来就是30%的偏差,孙主任这份报表还得麻烦您拿回去重新核算。”
财务部总监翻了翻下属交上来的报表,也漏算了‘动态成本’,他合上文件,双手交叠,镇定地转脸盯着陈嘉树看。
覃乔就在这位财务总监斜对面,总监的微表情被她收入眼底,她佯装喉咙不舒服,掩唇憋笑。
那位招商主任又做了几句解释,陈嘉树依旧态度温和,很有耐心地听他讲完。
只是这位主任最终并未扭转局面。
陈嘉树抬眼:“我的意见是暂缓涂家镇项目,等对方补齐正式土地批文、配套厂签完有约束力的合同后,再重新评估。现在,我们举手表决吧。”
“同意暂缓项目的,请举手。”
话音方落,朱奥第一个举手,紧接着,财务总监、法务总监、各位董事……最后举手的是陈嘉树。
王特助再次俯身告知陈嘉树结果:“举手的有15位,弃权1位。”
陈嘉树扫视众人,说:“既然表决通过,那就按暂缓方案执行。”他一顿,“我们继续下一项议题。”
招商主任拉开椅子,悄无声息的黯然退出去。
……
原来,这就是陈嘉树的工作日常,他看不清报表但可以带着助视眼镜慢慢看;看不见PPT上的各类数据,但会让助理读出上面的核心数据,自己在作分析和整理。
曾经清傲的男人,连司机都不愿意聘请,渐渐会‘依靠’别人,但这不是无能的表现,反而是种工作智慧。就像有人用听书代替用眼读书,本质上是工具和方式的调整,而非能力的缺失。
覃乔埋头写下自己的耳闻目睹。
“上次东亭厂区那事,大家有没有上网看,网友现在评价我们是“直播公司”。陈董这出让网友帮忙找茬、查案,好啦,现在咱们官微评论区天天有人‘破案’,前天还有人分析总厂的食堂菜价虚高......”朱奥旁边的徐董事做着夸张的手势说。
会议室里响起几声轻笑。
陈嘉树等他们笑完,在椅子上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