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 章 回了娘家的女人
其实土鸡蛋是最不划算的!
别的省份不知道,在湘南省,经销商来收西瓜只出2--3毛一斤,但在水果店要卖2.99--4.99元一斤。
最贵的时候要卖6块钱一斤。
当然了,品种可能有点不一样,路边开车来卖的也要1-2元一斤。
王金茹真蹲房间数鸡蛋,又跑去鸡栏找鸡蛋。
钱啊。
穷了那么多年,现在有钱了,王金茹也想把这些东西换成钱。
不是说不会享受。
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就算给王金茹再多钱,她也学不来苏缅。
半点都学不来。
“徐总,曼曼,那我就喊你曼曼了啊。”
“婶婶,你喊我曼曼。”
“哈哈哈....好!”
王金茹总感觉臻汇选徐总讲话有点像赵今安和苏缅,讲话也直白,但又不失礼貌,不像骆瑾芝那个女人一看就很狡猾。
“就是曼曼,我以后真喊你曼曼了,你别给我穿小鞋扣我工资啊。”
“.....”
徐曼曼捧着手机又笑了,她发现婶婶真的好好玩啊。
有个这样的婶婶,今安怎么一点都不像婶婶?
“曼曼,你给我的收货价会不会高了点?”
王金茹一边打电话一边找鸡蛋:“你们这样....你们老板发现了,会不会为难你和今安?”
“不会的,这价格是经过同意的。”
徐曼曼又多认识了王金茹一面,婶婶是真替自己侄子着想,这样一个没怎么上学的农村妇女还能想到这一方面。
“婶婶,你放心收。”
徐曼曼真的好想去赵家村去看下婶婶了。
对了,还有奶奶。
大概是从未体验过家的温暖,徐曼曼感觉王金茹好有爱,和这样的婶婶生活一起该多有趣,徐曼曼很乐意和王金茹讲话。
这是徐曼曼从未在徐则栋和梁慧珍身上体验到的。
赵家村在她脑海里不断丰满起来。
“别找了,别找了!”
赵国华走过来拉住老婆,不然王金茹真要拿这些好东西去换钱了。
以后知道真相,王金茹被村里人起哄笑话,赵国华知道最“受死”的又是自己,他已经总结出经验了。
“家里又不差这点钱了,留着给芊芊长身体。”
赵国华把女儿搬出来哄着王金茹。
也是王金茹比赵国华小8岁,赵国华哄哄很正常。
“吃什么不长身体?”
王金茹反驳道:“吃饭吃饱了就长身体,今安还没娶老婆,芊芊以后要嫁人,现在有机会换成钱是最实在的。”
赵国华:......
“王经理,你多少钱一个月?”
王金茹阴阳怪气,笑吟吟道:“赵厂长,我比你多5百,你5千,我5千5。”
“......你捡鸡蛋,我走了。”
“快看,那里有一个!”
赵国华不想聊天了,王金茹大笑起来:“喂,赵厂长别走啊。”
“是你来问我的,对了,你别找今安!”
“工作是工作,你别摆叔叔的架子!”
“今安说了,公司厂长太多,不值钱!!”
“我.....!!”
赵国华差点一个踉跄,一脸憋闷走回来:“妈,你听听!”
“听什么?”
“今安,今安是故意的!”
赵国华坐下抽闷烟:“我一个男的在家一点地位都没有了,小茹本来就有个肯德基了,现在工资还比我高....”
奶奶瞅眼小儿子,看傻子一样:“今安给谁,不都是你们的?”
“妈,我.....”
“这个家没她,你行吗?”
赵国华抬起头不说话了。
“你呀,和你大哥一样太老实了。”
奶奶叹了口气:“提点东西去后山,和你大哥说今安有出息了,叫他放心。”
“好。”
“把草除一除。”
“妈,我知道。”
奶奶佝偻着身子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最难受的,还不好去看,在赵家村没有父母去给儿子上坟的习俗。
所以奶奶去马路边摆摊,最喜欢摆赵国庆出事的地方,大概是想和大儿子说说话。
7月。
正是最炎热的天气,太阳直晒,菜地里没有一丝遮阳。
只听见一片“吱吱吱”叫声。
赵悦芊嗦着一根5毛钱的老冰棍,王金茹挎着篮子摘茄子,黄瓜,干劲十足。
“奶奶,哥哥没回家。”
赵悦芊肯德基吃腻了,冰箱里塞满了冰棒,是王金茹批发来的。
奶奶牵着小孙女,看着小儿媳还是开口了。
“别摘了,你和国华现在一万块钱工资。”
“呵呵,妈,是一万零五百。”
王金茹笑呵呵纠正道。
奶奶笑了笑:“还有肯德基的收入,你别摘了,我们在家的不吃了吗?”
奶奶还是很疼小儿媳的,以前还很疼段秋萍,她还知道王金茹这样都是为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