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李妍赁的屋子在桐叶胡同,桐叶胡同后街桐叶街是华亭县颇繁荣的一条街。
这一整条巷子里,都是如李妍所赁下的这房子一样的住宅,三间大瓦房,一个宽敞的院子,另加左边一间庖厨,右边一个恭房。
当然,各家按着自己的需求,内部布局会有所调整和修改。
比如说,有些人家家里人多的,另在院子里多盖了一到两间屋。而有些人家为安全考虑,会把院强砌得比别人家的高一些。
还有一些就如李妍所赁下的这屋子的旧主,听程牙郎说他是个厨郎,所以,这家的庖厨很大,且庖厨里有四口大锅。除此之外,另炉子、碗橱等东西,都样样齐全。
因长久不住人,院子里原本是杂草横生的。但李妍扣下了二百文,让牙行的人帮忙打扫一番,今日过来时,那院子果然干净许多。
原本的杂草没了,屋里屋外也略规整了一番,看起来清爽不少。
等到牙行的人来收那二百文钱时,李妍二话没说,爽快的给了钱。
因是一早天还没亮就搬家进城的,所以这会儿功夫也还早。
旭日初升,外头去干活赶工的人还没走,整个巷子正热闹。
大家分工合作,薛大娘一来就带着她从家里菜园子新摘的蔬菜跑左右邻居那儿送菜去了。顺便,打探到了她需要打探的消息。
等回来后,李妍给了她银子,薛大娘则赶紧往早市去买肉。
李妍呢,则在家带着旭哥儿月姐儿一起打扫卫生。该洗的洗了,该涮的涮了,院子够宽敞,只要拴好绳子,够晒好多东西。
洗东西的水也不是问题。这城里家家户户院儿里都有水井,吃水、用水,只需在自家井里打就行。
城里的生活,很多都比在乡下时方便多了。
等到李妍把家里该洗的都洗好,薛大娘也带着买的五花肉回家来了。
“去的还不算晚,可挑选的肉还有不少。妍娘你瞧,娘这五花买得如何?”
城里不似镇上,需要赶集。城里分早、晚两市,早市和晚市都有各种肉卖。
“这五花肉漂亮,肥瘦相间,肉的颜色也好看,一看肉质就十分新鲜,做出来的红烧肉肯定很好吃。”
薛大娘开心笑着:“我给搁庖厨去。”
然后,薛大娘这才瞧见院子里已经晒了这么多东西,再拎肉去庖厨,见庖厨也焕然一新,薛大娘赶忙走出来说:“妍娘,这些日子你够辛苦的了,赶紧歇着去吧。接下来的活儿,娘来做。”
这两日她的确熬大夜又起大早,日子颇辛苦了些。傍晚还得烧肉,的确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所以薛大娘这么说时,李妍也就没客气。
“那我去屋里躺会儿去。”说着,李妍打起哈欠来。
见她这些日子不但瘦了,而且精神头也不太好,薛大娘一阵心疼。
“你快去吧。”薛大娘催促她。
.
邻里间多是热情的,薛大娘给送了菜去各家,很快各家也都捎带了些东西来探望。
一来二去的,薛大娘立刻同邻居们更熟了些。
知道这家来了个厨娘,听说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年轻女子,原邻居们都没当一回事。直到快到傍晚时,这边儿院子里一阵阵的肉香味儿往巷子两边飘去,大家都嗅着鼻子使劲闻。
“谁家在烧肉,好香啊。”
最后,有几个无事的循着味儿去,都寻到了薛家来。
“薛大娘,是你家在烧肉啊。”
李妍在庖厨忙活,薛大娘在院子里头忙。这会儿大门是开着的,之前晒的一院子的东西,这会儿也收回去了一半。
听到门外有人说话,薛大娘立刻丢下手里的活计,迎了出去。
“快进来坐坐。”
几个好事的聚在了一起,见薛大娘邀请她们进门,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最后,一个人带了头说要进门去坐,另外几个也立刻附和。
薛大娘赶紧引着手要请人去堂屋,可大家明显更愿意往那庖厨凑。
“果真是你儿媳妇在做烧肉啊。”庖厨的门窗都是开着的,走进院儿里后,李妍在庖厨里的一举一动,院子里的人看得一清二楚。
“呦~这是做了多少烧肉啊?怎么瞧着这几口锅都给用上了?你家晚上宴客啊?”可就算是宴客,也不能做这么多的肉啊,这得多少肉。
“是啊是啊,而且这也还不是烧饭的点儿,做晚饭未免略早了些。”
薛大娘则笑着解释:“哪里啊,这是要送去食肆的肉。”
李妍已经做好一锅的肉,那一锅肉就在刚刚不久已经被元宝楼的车拉走了。是要送去青山镇的,自然要早一些。
而现在做的,是为这县城里的元宝楼准备的。
其中一个瞪圆了眼睛来:“你说你家儿媳是厨娘,原是在家里做好,然后往大酒楼里送的?”若只是一般的小食肆,哪里会需要外接烧肉,而且还是这么多。
薛大娘倒也不说那么多,只招呼着道:“今儿肉多买了些,一会儿大家都尝尝我儿媳妇的手艺。”
便是在这华亭县,肉也是紧俏物。这县城内的寻常百姓家里,也不是顿顿吃得起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