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怪有礼貌嘞
“靠!”
梁薇吓得手机差点脱手,猛一回头,对上一张略微探究的脸。
视线继续往下落,赫然瞥见男人手持一副弓箭。
“我、我不是……”
她舌头打了结,十八种被报复的画面瞬间闪过。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为上策。
梁薇抱头蹲下去:“误会,真的是误会啊!我绝对没有断你财路的意思……”
她扬起脸,挤出讨好的笑:“大哥,那花毡我买,我买还不行吗?”
“哦~”男人拖长了调子,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眼神里藏着点说不清的意味,“你好……”
他要说什么?
你好,我可以一箭戳死你吗?
呜呜呜,他怪有礼貌的嘞。
男人弯下腰,把手机屏幕伸到她眼前:“我是你的向导。”
“啊?向导?”梁薇一脸怀疑,瞄向男人的手,“那你拿弓箭做什么?”
“有人订了货,顺路要送。”
梁薇呛了两声,起身拍拍衣服:“早说啊,吓死人了!”
男人晃晃手里的车钥匙,金属链发出哗啦脆响:“所以……刚刚梁小姐口中的‘奸商’,是在说我吗?”
“呃,没有没有!您绝对听错了!”
梁薇眼神坚定,手摆得像拨浪鼓。
好在男人没再追问,下一秒报上名字:“我叫阿亚提.伊明,你也可以叫我阿亚。”
梁薇立刻换上小白兔般人畜无害的表情,软声软气地说:“麻烦一路多照顾,谢谢你阿亚……向导。”
等等,他叫啥?
阿亚提·伊明?
她心里咯噔一下,飞快调出通讯记录,那个被她挂断的号码与她发信息的号码……是同一个。
梁薇,干得漂亮!
不到半天,愣是把自己的向导从“骗子”骂成了“奸商”。
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彩虹七色差点轮了个遍。
阿亚没瞧见似的,转身朝巷口的吉普车走过去:“上车吧,梁小姐。”
梁薇熟练地给车拍照录像,发给许瑶做“安全保障”。
阿亚看在眼里,从车窗里侧出头,两指夹着身份证递到她前面:“梁小姐,要我举着让你拍一张吗?”
“再好不过呢。”梁薇轻声嘀咕。
刚举起手机对准阿亚的脸,那双眼睛就透过屏幕,与她的视线撞在一起。
“不用了。”
梁薇意识到自己似乎不太礼貌,快速把手机揣进兜,摇摇头上了车。
一路上两人都没说话,车里气氛有些僵。
经过一条小路后,阿亚在一个村口停下车。
土坯墙在夕阳下泛起一层暖光,屋顶的木梁上悬挂几束风干的红柳。
阿亚率先开口:“我去送笔花毡的货款,不会耽误太久。”
“我也一起吧。”
梁薇连忙下车,跟着阿亚走进一户带小院的人家。
葡萄架下面坐着一个年近八十的老人在穿针,她一手拿针,一手拿线捻了捻,试了好几次也没穿进去。
膝上半块绣到一半的花毡,针脚细密得像锁扣。
原来那几张被她吐槽“不值价”的花毡,全是老人一点点捻线、配色、缝制的。
老人看到他们,放下手里的针线,拉着他们的手往屋里让。
阿亚把钱递给老人,又帮她穿好针线,婉拒道:“古丽奶奶,下次一定来尝您的抓饭,今天还得赶路呢。”
回到车上,阿亚淡淡解释:“古丽奶奶年轻时是村里最好的绣匠,现在眼睛花了,一块毡子得耗上三四个月。
机器做的花毡虽然花样多,但羊毛线偷工减料,同她手上的比起来差远了。
你看到的那块花毡,艳丽的蓝色是用板蓝根反复染出来的,晒十年都不会褪。”
梁薇脸颊发烫。
她欠他们一个道歉。
刚要开口,阿亚点头示意她看窗外:“看那边。雅丹地貌,像不像一群趴着的骆驼?”
梁薇点点头:“确实很像啊!好漂亮!”
“前面那道山梁是汉代戍卒守过的烽燧,残垣里还能捡到老陶片。”
车过渭干河时,他又说:“这河在佛经里叫‘白马河’,据说鸠摩罗什当年就是沿着河往龟兹走的。”
果然是好向导,书上可没讲那么细。
梁薇的注意力被勾走,顺着他的话问起许多沿途的故事。
阿亚冷不丁偏头问梁薇:“为什么来克孜尔?这里的旅游线路不算方便,游客也并不多。”
“来修石窟壁画的。”梁薇眼睛亮了亮,“当时有两个选择,敦煌莫高窟和克孜尔石窟。”
阿亚貌似并不意外。
他挑眉:“敦煌名气要大得多呢。”
“但克孜尔对我来说很特别。”
梁薇回复完许瑶的信息,继续说:“克孜尔石窟是我国开凿时间最早的石窟群,比莫高窟还早三百年,又是佛教东传的‘第一站’。
那里的壁画是‘龟兹风格’的代表,菩萨穿的是波斯式的裤装,飞天的飘带里藏着希腊的卷草纹,有没有那种不同文明在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