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陛下你的白月光救赎来了 > 第三章 金兰之契

第三章 金兰之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景和十一年,夏至。

宫墙内外,暑气渐盛。蝉鸣聒噪,如同永不停歇的背景音,更添几分沉闷。北三所的破败宫室,在烈日的炙烤下,蒸腾起一股混合着陈腐与燥热的难闻气味。然而,那堵隔绝了两个世界的厚重宫墙边,曾经每日上演的隐秘交流,却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

自那场因《兵法概要》而起的风波,被神秘的徐嬷嬷化解后,慕容云泽便以不容置疑的决绝,暂时切断了与夏玉溪在墙洞边的直接联系。但这并非结束,而是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涟漪扩散,潜入更幽暗、更不易察觉的水底。

慕容云泽深知,李太监之流虽暂时被徐嬷嬷的威势震慑,但疑心已起,如同埋下的火种。他不能再让夏玉溪暴露在危险之下。同时,徐嬷嬷的出现,像一团巨大的谜雾笼罩在他心头。这位地位尊崇、与母亲沈妃有着隐秘联系的旧人,为何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是纯粹的故人之情,还是另有所图?他必须弄清楚。

他开始像一头蛰伏的幼狼,在冷宫这片被遗忘的角落,小心翼翼地收集信息。他利用清扫庭院、去内务府领微薄份例的机会,不动声色地接近那些在北三所附近当差、年岁已高、或许知晓些陈年旧事的老宫人。他沉默寡言,眼神却异常专注,偶尔递上一块省下的、早已干硬的馒头,或是在他们被年轻太监欺辱时,默默帮上一把。滴水穿石,他的耐心和那与年龄不符的沉静,渐渐敲开了一些心防。

一个曾在浣衣局当差、如今在北三所浆洗的老宫女,在一个闷热的午后,趁着四下无人,悄悄告诉他:“七殿下…老奴记得,沈妃娘娘还在时,徐嬷嬷是常来常往的。她们是打小一处长大的手帕交,情分非同一般。娘娘性子刚烈,徐嬷嬷则沉稳周全…娘娘后来…唉,”老宫女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痛惜,“徐嬷嬷暗地里没少流泪,也一直想帮衬殿下您。可这宫里…眼线太多,她自身也…不容易。这些年,她也是有心无力,只能偶尔寻些机会,悄悄送点东西进来,或是像上次那样…”

慕容云泽静静地听着,指甲深深掐入掌心,留下深深的月牙痕。原来如此!母亲…那个在他记忆中早已模糊了面容的母亲,竟还有这样一位至交好友在深宫中记挂着她,记挂着他这个被厌弃的儿子!一股混杂着酸楚、温暖和更深沉悲哀的情绪,在他胸中翻涌。徐嬷嬷的援手,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一份跨越生死、在权力倾轧中艰难维系的旧日情谊。这份认知,让他在冰冷的宫墙内,第一次感受到一丝来自血缘之外的、真实的暖意。

与此同时,相府深闺之内,夏玉溪同样没有放弃。她无法再去墙边,心中的担忧和思念却与日俱增。她开始更加留意母亲与来访贵妇们的闲谈,竖起耳朵捕捉任何关于宫闱、关于徐嬷嬷的只言片语。

一日午后,夏夫人与几位交好的诰命夫人品茗闲话,话题不知怎地转到了宫里的旧人旧事。一位夫人感叹道:“要说这宫里如今还念着旧情的,怕也只有静心苑那位徐嬷嬷了。当年沈妃那般境况,阖宫上下避之唯恐不及,也只有她,还敢暗中周济一二,这份情义,实在难得。”

夏夫人闻言,也微微颔首,语气带着一丝敬意:“徐嬷嬷确实是个明白人,也是念旧情的。她侍奉太后多年,最是懂得规矩分寸,却也最是重情重义。可惜了沈妃…”

夏玉溪在一旁安静地绣着花,闻言心中猛地一跳。她按捺住激动,装作天真好奇地抬头问道:“娘亲,那徐嬷嬷现在还会帮七皇子吗?七皇子好可怜呀。”

夏夫人警觉的目光瞬间扫了过来,带着审视和一丝严厉:“溪儿!娘亲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莫要再打听冷宫的事!更不许再往后院宫墙那边跑!那些事,不是你能过问的!”她顿了顿,语气稍缓,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徐嬷嬷是明白人,自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小孩子家,莫要胡言乱语!”

夏玉溪连忙低下头,做出委屈认错的模样,心中却已掀起波澜。母亲的话,侧面印证了徐嬷嬷与沈妃的深厚情谊,以及她如今在宫中虽无实权却地位超然的处境。这让她对那位神秘的嬷嬷多了几分信任,也稍稍安心了些。

然而,无法直接联系慕容云泽的日子,如同被拉长的丝线,每一刻都充满煎熬。她担心他的伤势是否痊愈,担心他是否又挨了欺负,担心他独自一人如何熬过这深宫的酷暑寒冬。思念如同藤蔓,缠绕着她的心。

一日,她在相府后花园散心,目光无意识地扫过那棵靠近宫墙、枝繁叶茂的老槐树。粗壮的枝桠虬结盘绕,其中一根尤为粗壮,竟顽强地越过了高耸的宫墙,探入了禁宫之内。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她强压住激动,仔细观察四周。确认无人后,她像只灵巧的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爬上老槐树。树干粗粝,磨得她手心发红,她却浑然不觉。在靠近宫墙、枝叶最为浓密的一处,她发现了一个天然的树洞!洞口不大,但足以容纳一个小巧的油纸包。

夏玉溪的心怦怦直跳。她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写好的第一封信——用最简洁的字句报平安,询问他的近况——用防水的油纸仔细包好,又裹了一层不起眼的灰色粗布,然后轻轻塞进了那个隐秘的树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