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身份的微妙转变
几天过后,我终于接到了来自技术部门的关于十二米电动大巴车国标和欧标的车辆配置表邮件。接到后,我马上把邮件转发给挞拧。挞拧那边表示感兴趣。而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与他商讨并确定了关于电机是与前轴相连还是后轴相连,前桥与后桥品牌,电机控制器的厂商,悬架结构及制造商等内容。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午饭时间到了,我们从办公大楼出门来还没下台阶时,一台蓝色的宝马从我们面前驶过。透过车窗我看到了,是朴俊琳开车,玉莲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刘祺在一旁兴高采烈地说:“看到没,宝马。”
同事们都很镇定,包括我。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才知道呀!”小兰在旁边说道:“别的部门的人经常看到朴俊琳和玉莲中午一起出去吃饭,有人问我给玉莲开车的是他老公吗?”
“哎,有人也问过我类似的问题,他们说你们部门朴俊琳的气质不差,经常在她身边的那个女的是他的秘书吗?” 郑仓州人称郑仓州,他用不太阳刚的公鸭嗓说完后,又挤出了几声怪笑。郑仓州是我们部门的元老人物,主要负责向海外运输车辆时报关。郑仓州今年三十大几了,至今光棍一条。光棍的具体原因不知,但单从长相来讲。大多数女人看了就不会什么好感。他留着中短发,三七分头。脸上布满了麻坑,猜想大概是小时候出水痘留下的,小眼睛,皮肤黑,一口歪扭的龅牙和脸上皮肤的颜色接近。经常穿一条米白色的裤子,走进路来,两条罗圈腿中间几乎可以射过一个足球。
玉莲和朴俊琳的事似乎大家都知道,似乎就我不知。不过他们今天在我面前说这些,也等于变相的告诉我一样。只是我不能把我看到的告诉他们。
“你喜欢这份工作吗?”小兰认真地向我问道。
“嗯——谈不上喜欢吧。知道被录取时却时挺高兴的,银隆在外人看来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单位。工厂规模很大,办公大楼也还算气派。刚入职时,确实雄心勃勃想做番事出来。但最近发现,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
“嗯——是的。”小兰拉着长音说道。
“对,对,我和你的心态一样。”刘祺热情地说道:“我刚进来时和你一样,后来才发现。各部门都不太鸟我们,我们领导还不通人情,我们有点像夹心饼干一样,被夹在中间。”
“我也是被公司外表的高大上给骗进来的。”张婷说这段话时有点像唱歌。
***************
手机屏亮了一下,我抓起桌边的手机。看到朴俊琳在海外销售群里艾特了我和刘祺,内容是蒋峰,刘祺你俩出来一下。蒋峰是朴俊琳最先开始叫的,其实我挺讨厌别人这么叫我,我觉得这样的称呼挺土的,而且我也才刚刚四十。我抬头起身时,看到坐在门边朴俊琳已经推门出去了。我和刘祺在门口相遇,我们相互礼让。最后,还是我先行,他跟在后面。出了门,朴俊琳已经在走廊前方,离我们有一定的距离,我和刘祺并排加快脚步在后面追赶,他没有回头,拐了个弯,下了楼梯。我们在一楼追上他时,他正在接待室的电子门锁上输密码。我们鱼贯而入,围着一张橙色小圆坐下。我和刘祺的坐姿基本相同,双腿合拢,双手放在大腿根处。朴俊琳劈着双腿,腰板挺地笔直,一支胳膊支在面前,一支向侧面伸直,手中玩弄着桌面上请勿吸烟的小牌子。“这段时间怎么样呀?你们俩分别说说。”他此时是用领导的口气在跟我俩讲话。这是预料之内也是预料之外,预料之内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和领导走的很近,有些事情上给他三分面子。预料之外是公司人事没有任命他任何职位,起码到现在为止,我们还都是同一级别的销售人员。以这样的领导自居,多少有些奇怪的感觉。
这次刘祺先开口了。他说:“我来公司有三个多月了,对公司产品及工作流程都基本掌握了。可能还会遇到问题,到时候遇到问题时会向老业务员请教,完善自己,争取做一个优秀的业务人员。”
他诚恳积极的态度似乎并没有打动朴俊琳,朴俊琳面无表情地微微点了点头后看向我。我就照葫芦画瓢说道:“我来公司时间还短,只了解了怎样对接客户,实际的工作流程还没接触到。不过我会抓紧时间学的。”
朴俊琳板着脸,沉默了一会开口说道:“干一行就得爱一行。不要干混。原来干混的人走了一批,现在还有一些老员工以为有资历就可以混,你们也知道我说谁,这样是不行的。好好干。”
“嗯,好的。”我与刘祺同时回答道。
朴俊琳又闷着脸沉思了一会,说道:“好,先回去吧。”
从头到尾,他的话似乎是从丹田发出的,声音粗而浑厚。他平时也愿意用粗音粗嗓方式讲话,阳刚气十足,我以为这种冷傲孤清又盛气凌人的性格是他的本性,但与挪威代理开会那天,我知道我错了。
挪威代理商是我们部门的最重要合作伙伴之一,已经在我们这订购了两台十米的电动公交车,车辆还在生产中,交货时期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