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望春晖(一)
两人正说着话,庄姨从外面进来,看到萍儿在给阿宝弄豆浆,眉毛微不可见地皱起来,她咳嗽一声,瞪着萍儿,潜台词是:你怎么又让她白吃白喝!
萍儿把加好糖的碗推到阿宝跟前,不甘示弱地与母亲对视,意思是:人家定了咱家半年豆腐,喝点豆浆怎么了?
阿宝对萍儿母女间的交锋一无所知,她大口喝着豆浆,好甜!
庄姨见萍儿油盐不进,翻了个白眼,心中又生一计:只要把阿宝赶走,不就不会吃她家的东西了吗。她笑眯眯地招呼阿宝:“阿宝呀,你别老跟我们萍儿一起闷在家里,今天天气这么好,怎么不出去玩呀?”
阿宝说:“我想出去玩呀,今天有赶集呢!”要是能跟萍儿一同去玩就好了!阿宝突发奇想,她走到庄姨身边,甜甜地央道:“好庄姨,我自己去多没意思,能不能让萍儿跟我一起去?”
庄姨本来想把阿宝赶走,没想到还要搭上自己的闺女,她迟疑了一会,忽然想起家里磨豆浆的豆子快用完了,正好让萍儿去集市上买点回来,松口同意了。
庄姨给萍儿拿了三钱银子,叮嘱她:“不许乱花,早点回来。”
每月有几个固定的日子,方圆百里的商贩、农民都会聚集到县城里交易商品,有交易,自然就有人,有人,自然就有吃喝、杂耍,慢慢汇聚成一个大集市,人们赶往交易,称之为赶集,也有人不买东西,单纯的去吃喝凑热闹。集市绵延数十里,用品器具衣饰吃食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阿宝不是第一次来赶集,却是第一次和女性朋友一起出来玩,心中十分雀跃,她在萍儿旁边跑来跑去,一会看看这个摊子,一会看看那个,像只旋转的小陀螺。
相比阿宝,萍儿可是沉稳太多,她看似在和阿宝闲逛,实际上一直在留心周围的铺子,豆子哪家在卖,价格几何,她都一一记在心里比对,看着合适的,她才上前去讨价还价。
“我们家的,六文一斤,薄利多销,您看看这豆子,质量可是顶好!”
“十文钱!我们这豆子都是卖给京城的大官的,就剩这么几袋,才拿到下面卖,少不了少不了!”
“八文一斤,二十文三斤,您要买的多,给您便宜点!”
一路逛下来,萍儿心里也有了计较,太贵的没必要,太便宜的质量不好,萍儿选出了几家摊子,准备折回去再讲讲价。却看到一家摊子,应是刚刚摆出来的。别人家卖黄豆,里面都掺了不少杂豆,她家就是干干净净一片橙黄,看着十分悦目。萍儿咦了一声,凑近了去看。
摊主是个年轻妇人,一身粗布衣服,看上去很旧,却十分干净。她起身招呼萍儿。妇人旁边坐着一个七八岁的女孩,也跟着母亲站了起来。
萍儿问:“阿姐,黄豆多少钱一斤?”
妇人道:“八文一斤!”
萍儿仔细瞧着,又伸手捻了一下,问:“便宜点,六文吧,我买的多。”
妇人道:“妹子,便宜不了了。这时节卖的都是去年的陈豆,陈豆要好好储存,最怕就是生虫发霉,我们家日日翻晒,你看今儿我出摊晚,就是因为早上晒了豆才过来呢。”
她说的坚决,毫无商量余地,萍儿也没再开口问,她掌心向上插进黄豆堆里,像掬水一样掬起一捧豆粒,检查是否真的没有生虫发霉。那妇人任她翻来覆去地弄,也没有面露不悦。
萍儿掬了几次,就不再弄了,她漫不经心地收回手,随意打量摊子。
妇人摸不准萍儿的心思,小心地道:“八文真的是最低了,一文也不能少了。”
那妇人的女儿也跑了过来,她端着一个小碗,里面竟是一小块豆腐,她捧着碗拿给萍儿:“姐姐,这是我自己磨的豆腐,用的就是我家的豆子,你尝尝,我们家豆子真的很好的!”
萍儿愣了愣,她看到小姑娘费力地垫着脚,高举着手臂,才把碗举到自己面前,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说不出口了。
妇人紧忙喊女儿:“英子,你别胡闹……”话说到一半,便看到萍儿用勺子盛起一点豆腐,吃了一口。
“嗯,还不错。”
妇人忙道:“孩子不懂事。”语气中却有些许自豪。
萍儿忽然伸手捞住正在一旁看小玩意的阿宝,“你也尝尝。”
阿宝用勺子盛起一点豆腐,吃到嘴里,豆腐入口松散粗糙,豆腥味极重。阿宝看了看满怀期待的小女孩,忍住没有吐掉,咽了下去。
小孩子做的豆腐,不好吃也是正常,只是……阿宝心中暗暗摇头,她方才虽然四处玩耍,却也有留意萍儿跟各个摊主的对话,八文一斤,这家算是很贵的了,萍儿应该不会买。
不料却听到萍儿说:“我买了。”
“嗳!”妇人笑逐颜开,拿了麻袋给萍儿装黄豆。萍儿一口气买了三十斤,还和妇人定了契,约定每逢赶集,妇人先送三十斤豆子去西街的豆腐铺子,预付了五十文定金,把三钱银子花的只剩十文。阿宝在一旁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