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人生无常之天命之年 > 第42章 我的高考之——高六终圆梦

第42章 我的高考之——高六终圆梦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物。老师们也会根据家长们所送的礼物(红包)的金额多少来区分,为孩子们进行相当价位的指导和帮助。那段时间,许多学校的门卫室全是家长们为老师们放的各种各样的礼品,老师们也乐此不疲,沉浸其中,却将自己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名头肆意践踏,网上报道过有些老师嫌学生送礼的太轻,大声斥责、责骂学生,让我个曾经当过老师的人情以何堪?想起我自己当老师的时候,面对着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们,有很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年迈的老人照顾他们,老人对小孩们比较溺爱,并且很多人和我的父辈一样,没有什么文化,只要觉得让自己的孙辈们在学校里慢慢混大就可以了,没寄希望于他们能在学习上取得多优秀的成绩,只要不出事就可以了,反正大了以后也要出去打工。

唉!可怜又愚昧的乡下人啊!他们普遍都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这种思想。其实,在现在社会,没有哪个人天生就是学习的料,没有哪种人生下来就是当官的,就是大老板(现在社会这种富二代太多了)。但大多数人都是靠自己后天的努力,为自己的人生书写华丽的篇章。在古代也是如此,自从科举制度产生后,所有的人要实现封妻荫子的愿望,就需要参加科举考试,科举制度是相对最公平的选人用人制度。从上世纪80年代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高考成为了所以寒门学子和普通人实现人生华丽转身和逆袭的唯一通道。当然有很多人会说,看社会上有很多人都通过做生意做的非常大,发展成了上市公司,解决了很多的就业问题,而且还给各地带来了税收,拉动了地方经济,为地方的GDP贡献了力量,还成为了各级领导的座上宾。其实不然,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就连《明史》中记载,南京城墙的三分之一都是沈万三的钱修的,可想而知就算是沈万三贵为天下首富,帮朱元璋做修筑长城,抵御外敌,第修建南京城和皇宫、让朱元璋在南京安心地治理天下,修建学堂、医馆等场所造福明朝百姓三件大事,估计家产也花的差不多了。沈万三求赐“”大明义商”的请求没有得到朱元璋的恩准,后来沈万三因事触犯了朱元璋,被朱元璋流放到了云南,死在了那里。可见,再大的企业,在绝对权力面前什么都不是,这就是千百年来,大家都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原因之所在。

可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也意识到了私立学校对教育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以及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影响,这些学校的办学思路和管理方式与公办学校有所不同,导致一些弊端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在2021年推出了“转公办”政策,要求所有民办学校必须转型为公办学校或者彻底关闭。政策的实施使得学生和家长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更好的师资力量。2021年国家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逐步开始了对私立学校转公办的政策,要求民办学校进行改革和整顿,提升其规范管理和学术水平,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当年不惜放弃正式教师编制,义无反顾的投入资本怀抱的老师们,面对新的政策,让他们也不得不感叹人生的不确定性,人生的无常,他们何去何从,是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谨让我以辽宁省实验中学团委书记李蓬创作的《迈向考场》纪念我的六年高中生活吧:带着叮咛,带着希望,我们就要奔赴考场,面对挑战从容不迫,我们自信地挺起胸膛。迈向考场!那是人生特殊的殿堂,迈向考场!美好就在不远前方!带着信念,带着梦想,我们就要展翅飞翔,沉着冷静不畏难关,我们勇敢的搏击风浪!实现梦想!谱写人生奋斗的乐章,实现梦想!祖国明天更加辉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