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唯识三十颂 > 第17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第17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六面。

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舍及不害。

在本论当中,天亲菩萨把八识分成了三个部分,就是异熟能变、思量能变和了境能变,这三种能变,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是第三个、了境能变。我们从前面的学习,对于了境能变的作用,能够知道它有两个特色。

第一个,它的变化性是最大的。这个变化性,从因地的造业来说,它能够造善、造恶、造无记,是刹那刹那地变化,它造业的时候的变化是最大。其次,在受用果报的时候,它有苦乐忧喜舍,五种各式各样的感受。它因地的造业,果报的受用,这种变化性是超越前面两种能变,这是第一个特色。其次,它的造作的势力最强,不管是因地的造业,不管是果地上的受用,它的势力都是最强大的。第三能变它有这两种特色,是不共于前面两种能变。

而它的变化性和造业性,还跟它的心所有法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说它为什么能够那么大的变化?它为什么有那么强大的势力呢?跟它所相应的心所是有密切关系。因此本论的论主,特别在第三能变的地方,就标出了它所相应的心所有法,这当中特别强调第六意识所相应的心所有法,有五十一个心所,我们刚刚所念的是善的十一个心所。这十一个心所在第六意识活动的时候,它能够引生我们此生他生可乐的果报,叫做善。这个善的生起,我们可以分成三个次第:

第一、[信、惭、愧]。我们刚开始第六意识,最初能够生起善法,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的明了性,跟三宝的境界一接触的时候,或者是跟佛像接触,或者是跟法宝接触,或者是跟清净的僧宝接触,我们感到三宝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相信三宝的功德,一定能够引导我们在今生、未来的生命当中离苦得乐,我们有这样的一个清净的信心。依止这样的清净信心,我们带着苦恼的身心,就皈依在三宝的座下,做一个三宝的弟子。

既然身为弟子,我们就愿意随顺三宝而修学。或者是自己看经典,或者听法师的说法,慢慢慢慢我们对于佛陀所开示的,这个生命的因缘观,就有了一点基础的认识,这个认识就是深信因果。我们会知道生命有快乐的一面,也有痛苦不幸的一面,而这两种的快乐和痛苦的本质,都不是上帝安排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完全是我们过去的业力所招感的,善业招感可乐果报,恶业招感不可乐果报。

我们依止这样的一种因果的道理,就会生起惭、愧两种的善行,开始会“崇重贤善,轻拒暴恶”。因为我们既然希望要离苦得乐,所以就对于善法会加以尊重,不管我们是不是马上能够做到,起码认为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对于恶法,虽然我们不是马上能够断除,但是内心的心情是要轻拒的、排斥的,因为这个会带动我们未来不可乐果报。所以我们在刚开始的这样一种,黑暗苦恼的第六意识心中,我们的善心刚开始就是发动了三种的光明——信心、惭、愧,三道光明就从黑暗当中发动出来。这时候,我们对于皈依三宝,断恶修善,深信因果,都是在一个有相的境界活动,这个是我们在第六意识生起功德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无贪、无瞋、无痴]。我们会慢慢慢慢地会再进一步,就是无贪、无瞋、无痴。这当中主要的就是对法宝的学习,我们开始皈依三宝,这当中正式的就是皈依法宝。在大乘经典那个不可思议的境界里面,我们不断地闻,不断地思惟。对于诸法的真理——我空法空的真理,我们慢慢地学习,透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我们这一念第六意识的心,依止这样清净名言的引导,就能够从有相的境界,慢慢慢慢地趋向于无相的第一义谛,跟这个第一义谛在一种无我无我所的境界里面见面,这个时候的心情跟前面不完全一样。

前面那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个四相的活动,有成功有失败,我现在断恶修善成功了,现在失败了,这个时候得,这个时候失。成败得失的这种戏论全部停下来,内心当中是一种绝待圆融不可思议的境界,那个时候一切的假名、假相、假用,那种名言的戏论全部停下来。这个时候我们会知道,原来所谓的三宝是存在我们心中的。我们就能够从有相的住持三宝的皈依,进一步皈依到内心的理体三宝,更深入地皈依了。从无痴这样智慧的善根,也能够发动出无贪、无瞋,对世间上的得失,也慢慢慢慢能够看破放下,知道这都是无常、无我。第六意识的善根就增长了,它也能够有相行,也能够无相行,就是无贪、无瞋、无痴。但这个时候的内心都是散乱的,散乱心当然多分都还是有相,偶尔能够跟无相的三宝境界接触,但是时间少。

第三、[勤、安、不放逸、行舍]。那么我们就更精进,专一、相续的用功,就慢慢慢慢地加强我们的止,禅定的力量。我空、法空的智慧有禅定的加持,这个无相的善根就慢慢慢慢地增长。突然间一念的相应,在毕竟空、无我无我所境界里面,就把我们三界的烦恼给破坏掉,就在这个绝待圆融的境界里面一念的相应慧,这太阳一出来以后,就把三界的无明给破坏了,转凡成圣。这个时候就是勤、安、不放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