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唯识三十颂 > 第18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第18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伺。不净观修成功,把欲的寻伺破坏以后到了初禅。但是能破坏欲的这个不净观还在,所以也安立作“有寻有伺地”。虽然所破坏的欲寻伺被破坏,但是能破坏的觉观还在,所以这个时候还是安立做有寻有伺地。这第一类的众生,这一类众生对这个世间的欲乐都是有一种寻伺的冲动,寻伺的欲。

第二个,无寻唯伺地,就是初禅到二禅的一个中间地,就是已经离开了初禅,但是二禅还没有现前。这个时候的众生他对世间的欲,这种不净观,能对治的不净观,已经从粗转成细了,从寻转成伺,这个伺就是比较微细了。

到了二禅以上,定生喜乐地,这个时候连能破坏的觉观都不存在了。但这个地方《瑜伽师地论》解释,说他并不是没有寻伺,他是在这种清净的三昧乐里面寻伺了,他对世间的欲乐已经没有好奇心了,不要说是眼睛去看到,连内心都不去想它。这个二禅的人是无寻无伺地,无寻无伺就是说,没有世间的欲的寻伺了,但是他这种清净的寻伺是在的。

这个寻伺,《瑜伽师地论》,在三界里面把它当做区分众生的一个指标。这个地方,我们去读三界的三地,当然《瑜伽师地论》把这个众生分成十七地,有漏众生就是三地;当然再上去的话就是修行的那个声闻地、缘觉地、菩萨地了,那是一种清净的境界。《瑜伽师地论》的意思就是说,我们有时候这第六意识遇到这些境界,偶尔会起善念,也偶尔会起恶念,但是这种偶尔的善恶念,不能够当做众生生命的指标,不可以。要以寻伺当指标,因为寻伺它的势力是最强大。说这个人经常在五欲的境界寻伺,虽然他没有造恶业,但是他遇到恶因缘,一定会造作;说这个人经常在清净的因缘寻伺,虽然他不造善,但是他遇到因缘,也决定会造善。

像《宗镜录》就讲一件事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其门而不入,这不简单。大禹治黄河,他是一个领导者,治水的过程当中,不要说回家休息,偶尔经过家门,“三过其门而不入”,十三年都没回家,为公为众。颜渊呢,“颜渊处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渊他读圣贤书以后,看到这个春秋战国时代天下无道,他什么事也不想做,干什么呢?处陋巷,一箪食一瓢饮,能够自己安贫守道。

《宗镜录》永明延寿大师说:这两个人的功德是一样,为什么?因为“易地而居,亦复如是”。假设把大禹放到这样的一个乱世,他也是一样,邦无道则隐,他也是不做事的。你把颜渊放到一个有英明的君王的时候,他也是一样为公为众,三过其门而不入,他也是这样。因为他们两个心情是一样;心情是一样,遇到这样的因缘,他也一定会这样做。《宗镜录》讲这个观念,也是跟《瑜伽师地论》相合的,就是我们可以从我们的寻伺,去抉择未来的果报是怎么境界?可以抉择出来。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说:

世情淡一分,佛法自有一分得利;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说我们在佛法当中修学很久了,出家有一段时间了,怎么知道佛法是得力不得力呢?“世情淡一分”,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不活动的时候,你看看你内心是在寻伺什么情况?你内心当中对世间的寻伺淡薄了,对佛法的寻伺增加了,哦,世情淡一分,佛法就有一分得力。其次,“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说我们知道我能往生西方呢?世情淡一分,对世间的感情的寻伺淡一分,生西方就有一分稳当。所以我们在佛法当中的功德,未来的果报,这个寻伺是有关系的,它是一个指标。

不过当然这个寻伺还跟我们的欲——跟希望而来的,你有这样的希望,就会有相应的这样的寻伺,跟希望还是有关系。我们在学佛的刚开始要发菩提心就是这样,你发了菩提心以后,就把我们寻伺的范围划分了一个界限。你既然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寻伺的范围不应该离开佛法僧三宝。就是我们刚开始,把第六意识的寻伺先划一个界限,不管做得到做不到,先把这个大范围划起来。

就像受戒一样,你对十法界有情无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说你这个愿力做得到吗?先不要讲,这个戒体就在一个地方先划出一个范围,那么你这个随行,就在范围当中创造种种的功德。你刚开始就是先划一个范围,活动范围,你的活动范围是什么呢?有三个范围:第一个誓断一切恶,这个是你所要随行的范围;第二个誓修一切善,这也是你的活动范围;第三个誓度一切众生。就是把这个大范围划起来。那么我们刚开始也是一样,先把这个寻伺的大范围划起来。它偶尔会跑出界外,你再把它拉回来,拉久以后它就习惯了。这个地方是说不定,寻伺它有善的寻伺、有恶的寻伺,这不决定。

再看第十九面。已说六识心所相应,云何应知现起分位?

前面已经说明第三能变所相应的心所,这个地方是讲现起分位,它生起现行的,分位就是它的差别,看颂文:

颂曰: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波涛依水。

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

这个地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