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高太师平乱
衙,谭世忠良久才缓过一口气来,问道:“熊通、舒畅二将何在?”众人不解其意,谭啸林赶紧去问,不一时回来说:“此二人皆已不知去向。”
谭世忠深深叹口气,说道:“罢了,罢了,我等早就掉进了高揽的陷阱里,此乃高太师的骄兵之计啊!”
谭世忠环视一下众人,道:“谭某惭愧,把诸公也害了,容谭某来世再报诸公大恩吧!”众将闻言尽皆垂泪。
世忠挥手示意众将退下,只留下谭啸林。向晚时分,谭啸林才走出府衙,径直去了神机营。
谭世忠紧闭城门,高挂免战牌。高太师也不急着攻城,每日巡防,把苑州城围得铁桶一般,要困死城中之人。
这一天,谭世忠又召众将进衙,商量突围事宜。他看着黄平,道:“黄将军,我等孤军陷入敌军重围,外无援军,内无粮草,而今事不宜迟,某决定今夜突围,愿意跟随的就跟随,不愿跟随的任其投降。高太师为人宽忍,投降士卒或许有一线生机,不必强求。”又对诸将说道:“传令各营,不用再骚扰百姓了,军中物资尽大军今晚饱餐一顿即可。尔等分头做准备。”
是夜四更,苑州城四周城门大开,城内郢城军分数路冲出。一霎时,喊杀声震天动地,双方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战至天色大明,突围的郢城军除少数人成功逃脱之外,其余全部战死。谭世忠见大势已去,含恨自刎身亡。留在城内的兵将,全数弃械投降。
高太师收复苑州,又乘胜追击,指挥大军一路南下,攻打新天州,郦城和郢城。三城的守军自知难以取胜,王双等人纷纷弃城转移,带领残部人马辗转进入南屏山。
大梁军一举平定叛乱,得胜班师回朝。大军行进到离上京城一百里,就有朝臣奉旨在此等候,传旨高太师,军队就地驻扎,等待朝廷另行派人接管安置。高太师和一众主要将领即刻离开军队,交出印信兵符、尚方宝剑,单独回朝接受朝廷封赏。
高太师接旨,无奈摇头叹息!
自古家国之乱,无不是始于奸佞乱政,而战祸一起,就犹如开启绞肉模式,整个国家社会就化身为巨大的绞肉机,再难有停息的时候。人肉大餐,血浆酒醴,千里白骨,万里鬼哭。旷日持久,直至荒草遍野,夐无人烟,才会人心思定、避乱厌战,也才会有智谋之士出来,顺应天道人意,谋求平息战火、安邦治国,甚而改朝换代,国家社会才能从奄奄一息之中再次起死回生。
郢城兵乱历时将近一年,虽然最终平息,但自此以后,大梁国再无安定的时日,先是南方,后是偏远东方,最后漫及全国,军阀割据,战祸不息。此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