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沉沙 > 一百六十二、惊帆掠水

一百六十二、惊帆掠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陈府夜宴过后,因凉州使团将至,秣陵城中的诸般事务也渐渐地繁忙起来。谢长缨每日仍照常去营中练兵,只在闲暇时关注一番秣陵城内外的奇闻异事。

听闻夜宴后的第二日,宗正寺卿便亲往慕容临府中,畅谈半日方才折返。又听闻荆州边境的官员来报,说凉州西平公的使者已绕开中原取道蜀中,约摸在十一月前后便可抵达秣陵。

此后的建武二年九月初三,新帝便下诏拜尚书左丞慕容临为驸马都尉,赐以玉带、袭衣、银鞍勒马、绢帛百匹,尚临海长公主卫陵阳,而太史署奏告天地,将吉日定在了建武二年的腊月十五。

也正是在这一日,季沉谙自京口匆匆返回了秣陵城,直入官署拜见谢长缨。

“……季长史?”谢长缨抬眼见到风尘仆仆赶来此地的季沉谙时,亦是不免讶异了片刻,随即又道,“坐下慢慢说。”

“谢将军……”季沉谙喘了几口粗气,并不入座,只匆匆道,“您吩咐之事一切顺利,但——昨夜昭国驻守青州的兵力猝然南下,劫掠东海郡,今日恐怕已逼近淮水南岸,眼下……江北荀将军派来的人应当也将此事报入台城了。”

谢长缨闻言,亦是难免惊讶:“……什么?如此突然地南下劫掠?”

季沉谙颔首:“是,此事来得突然,故而边境将士抵抗不及。”

“可知道荀将军那边如今的动向?”

“暂且不明,不过保守看来,或许会重兵驻守彭城、下邳,以待敌军。”

“昭国是何人戍守青州?”

“听闻前些日子,是归降他们的乐平郡侯在那里平定东夷。”

“乐平郡侯……”谢长缨眸光一转,已然定下了神思,她略做思忖后,便加快了语速,问道,“季长史,你方才说,此前我吩咐之事一切顺利,那么京口侨民是否也当真期盼着回到故土?”

“是,他们并不反感兵役,甚至还颇为期待上阵杀敌的机会。”

“你眼下可需要休息片刻?”

“不必,此事紧要。”

“好。”谢长缨不觉扬了扬唇角,而后正色吩咐道,“季长史,你现在去寻谢远书,然后立即回到京口组织流民抵抗。他在京口求学多年,且身手尚可,想必能帮上你的忙。”

“……京口?但此处远非前线,末将不太明白,还请谢将军不吝赐教。”

谢长缨笑了笑,似乎还很欣赏他这副求知的模样,解释道:“若从陆地看来,京口的确并非前线。但如今青州港在昭国胡虏手中,京口为扬子江入海口,而戍守青州的又正是大宁降臣。”

“谢将军的意思是……”季沉谙微微一惊,“他们可能会走海路突袭江南?”

谢长缨含笑道:“季长史一点即透。此事他们未必会做,但我们不得不防。”

“是,末将领命。”听得此言,季沉谙不敢耽搁,即刻应声,在得了谢长缨首肯后,便匆匆离开了此处。

而谢长缨立时取了纸笔,沉下心思索起了上疏请求组建流民军的奏章内容。

——

崇德殿后殿之中,陈定澜施施然尝过吟风递来的蜂蜜棠梨,笑了一声:“下次可要嘱咐司膳署,少放些蜂蜜。”

“是,婢子这便去司膳署叮嘱他们。”吟风低头应了一声,而后便趋步离开了后殿。

陈定澜复又垂下眼眸品尝了一番,方才不紧不慢地抬眸看向了早已侍立一旁的钟秀,笑道:“你这是得了功劳平了冤屈,如今连孤也不放在眼里了,是不是?”

“臣不敢。”

“你在秣陵街头逞凶杀人时,怎么便未想到这一句‘不敢’?”陈定澜笑意不减地说着,将手中的青瓷碗不轻不重地搁下,在寂静的殿中留下一声清脆的声响,“御史台的弹劾第二日便到了,孤替你压了这许多日,你总该给个交代。”

“殿下,此事臣第二日也向丹阳尹报过,一同调查了相关之人。”钟秀思忖片刻,应道,“若说宗亲关系,那人的确可算是竟陵钟氏的远亲,只是此前从未有过来往。且此人行径皆是属实,依大宁律例,只冲撞朝臣一条便足以判死。”

“但这与你滥用私刑并不相悖。”

“……是。”钟秀垂眸颔首,并不辩驳,只是继续道,“奇怪的是,此人虽与钟氏并无来往,亦没有谋生的活计,家中却是财物颇丰,论理全无赊账不还的必要。而那名掌柜虽一口咬定拦下顾府马车只是凑巧,臣在核对过他人口供后,却发现他离开千斛醉来到事发处所用的时间,远远多于常人应有的脚程,且在此之前并未拦过其他任何达官显贵的车马。”

“哦?这倒是有趣。”

“臣打听过后发现,这半月以来,那人在外郭城市坊间横行无忌、妖言惑众,污蔑的也不仅仅是竟陵钟氏的名声,还有……”钟秀并未再说下去,只是微微抬眸,看向了陈定澜。

“原来是有备而来。顺着死者的财物与掌柜的行程好好查一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