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江门町功成
以前是相当的激烈,只是先生这番话的出发点在哪里呢?亨亚日心下暗道。“刚才说到税费和生意的事,没有税费的时候,生意应该是最好的时候,价廉物美,人们也买得起、用得起、消耗得起,而税费高的时候,人们同样的钱买到的东西就少,那他们买东西的意愿就不高。当然,没有税费就没有了国家或者说组织、部落等等这些都行,它们把大部分普通人的力量集中起来,又可以办到单个人、单个家庭无法办到的事情。这样一来,它们其实相当于也给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机会,否则的话,普通人单凭一己之力,想要提高生活水平,当也是很难的事,因为有很多并不是你单个人或者单个家庭能解决的。所以说税费和生意,它们看起来好像是相悖的两个对立的事,各有利弊,只是现实把他们强行扭结在一起。那如何来理解看待这件事呢?早先那五本书里面,尤其是论系统应该能更好的贴近与这件事,用系统的眼光把它们联系起来,你就能从中找到一定的答案。”原来如此,亨亚日刚刚才有的疑问马上就得到了解答,而且是个相当好的答案。原来自己在宝山多时,一个个的宝贝自己竟然都识不得、认不得,又不晓得,这真是自己的损失,看来自己该更加的用心些才是。心中如是想着,亨亚日口中说道:“先生,我明白了。这些个事情的本身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的,不好孤立的把各个事情分开来单独的看,不但要看个体的作用,更要看相互发生作用之后的结果。只是这个结果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一,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面貌。在往民生方向发力时,在和军事、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方面侧重时,他的表现都会各不相同。至于往哪个方向发展,主要看取舍,也就是判断和选择,这就涉及到具体的人所办的具体事,并没有一定之规。”亨亚日自己说完,也有些吃惊。他的这些话,有些就是书里面直接就这样写的,有些是自己的理解,不过自己顺嘴说出了而已。至于初读时和现在自己对其间的理解,在他说出口的同时,自己的理解也加深了一层,毕竟算是学以致用了的。葛自澹对亨亚日的这番答复也是满意。这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他再也不肯多说那怕是一句话,只顾埋头走路,这戛然而止来的很突兀。三人回来旅店各自洗浴完后,又回复了日常。亨亚日坐在案前,开了一盏小灯,就着光,想了想还是先把晚上散步去集市时事于言记下后,才打开史书读起。第二日的早上,依然是一个明媚的晴日,亨亚日照例跑完步,一起用过早餐后,三人就朝集市出发。他们行走的这个方向和许多学生行走的方向差不多,只是在临近集市处二者才各走南北。江门町城并不大,二者的距离也不是太远,只是学校的大门想必也是不好进的。一路行来,见到不少身背书包的男男女女,其中的女孩也并不少见。就亨亚日一路上所见,每十个学生里面,总有那么三到四个会是女生。实在想不到,和那国的女生也能有这么好的学习文化知识的条件。亨亚日忽然意识到,这里并不是国内,没有那么多的别样思想,别人家女孩的受害思想也没那么想当然的就有类似的情况出现。越是到集市,来往的人越多,熙熙攘攘的,这和往钢厂和电厂那方向去的人截然不同,和国内的市井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只是人们交往都淡得多,交谈之中也刻意的压低音量,不像国内那么夸张,大呼小叫、嬉笑怒骂的,也没什么人凭着大声的喧哗来吸引顾客目光,只是平实的摆在那里,供人观看、挑选,距离中带着热情,热情中显着距离。亨亚日除了打量着货品外,还看往来穿梭的人群,人群并不扎堆,各有各的流向,显得多而不乱,谦恭有序。不过来往的人中,亨亚日还是发现除了没有学龄少年外,年轻力壮的男人也极为少见,多是些上了年纪的男人和各种年纪、各色服饰的女人,不过一个个都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在这集市中出没。各人置办的货物也各有不同,男人们侧重劳作,主要是器具、种子、原料这些,另外就是负重较重的粮油之类的东西,女人则是家用和自用为主,菜蔬,胭脂水粉和各种饰件,布匹和鞋袜也是女人们光顾的重点。有些女人是结伴而至,男人这种情况就比较少见,顶多是带着似是自己婆娘的女人一起,甚少两个男人一起逛集市的,所以葛自澹一行稍稍有些显眼,不过三人也都不在乎。三人在集市上置办了些个人需要的物品。亨亚日是墨水和纸张、空白的册页,葛自澹在一处古物摊贩处购了一幅手串和一个漆器面具,谢明宇是换洗的内衣。在葛自澹看那古物摊贩的货品时,临近的却是个卖和那式风情小物件的摊位,亨亚日见到放了两排的木偶人像。国内并不是没有木偶,亨亚日自也是见过不少样式的,只是这种风格却是前所未见,木偶的体型都不大,只是造型比较单一,有些像那守灵的石俑,基本都是人形,而且圆脑袋、修长的身形,只都没有四肢,但胜在色彩斑斓,人物的面相、服饰勾勒的别具一格,有些似乎能在生活中能找出原型来,有些就比较空灵了。亨亚日原本就在想送给顾子敦什么物事的,这一见之下,心头一动,就专挑了那些看起来空灵的木偶,整个挑完,看看有七八个之多,于是就准备退回